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金門手語翻譯員翻疫情超吸睛 楊維國:手語就是我的母語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23歲的大男孩楊維國,以金門疫情記者會第1位手語翻譯員的角色,現身金門縣政府日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說明的直播現場,他專注又豐富的肢體表現,十分搶眼;有人說,看到他的手語好像可以「看到疫情的嚴重性」;問他學了多久手語,他說:「從出生就開始了」。
金門日前一場記者會中,縣府秘書長陳祥麟偕縣衛生局局長李錫鑫,說明第4例確診者的疫調過程,記者會進行到一半,楊維國在縣府社會處臨時通知下到場,忙不迭地穿上印有「手語翻譯員」字樣的粉紅色背心,當著還在進行的直播現場,以近乎「亂入」的節奏披掛上陣,獻出他在記者會的第1次。
對於楊維國出席記者會未戴口罩,縣衛生局表示,表情是手語的1部分,只要手語翻譯員做好防疫規範即可。
楊維國2015年時已通過考試,目前擁有丙級手語證照,已在金門擔任好幾場的翻譯,即使記者會是第1次,楊維國「亂入」卻沒有失序,面對「武漢肺炎」、「居家隔離」等專有名詞,毫不遲疑就能達陣,令人好奇他如何練就純熟的手語和快速的解讀能力?他說:「從出生就開始學手語」、「手語就是我的母語。」
他說,父母都是聽障者,從小耳濡目染,學會和父母溝通,也協助父母和外界溝通,再加上和奶奶、大伯等親戚同住,讓他輕易掌握手語和國語的「雙語」能力;他說,「常出現大人的社交場合,接觸很多面向,對人情世故比較了解」,有人說他「比同齡成熟」。懂得察言觀色,似乎也間接說明他翻譯時臉部會有那麼多的表情。
他說,小學5年級外公過世,不忍外婆1個人留在金門,他決定回到從小就很喜歡的金門陪外婆,一直到高中畢業;楊維國自高雄師範大學特教系畢業,在台北啟聰學校實習,去年到金門高職資源班擔任特教老師。他說,相較於台灣本島,金門特殊教育的資源真的不足,他選擇回到金門,希望帶動更多年輕新血加入特教,期盼有更多機會帶孩子去台灣開闊眼界。
2022電影奧斯卡最佳影片英文電影《CODA》「聾人的小孩」(Child of Deaf Adults),讓楊維國有深刻感受;他說,有滿多和他一樣雙親是聽障的孩子,有些很避諱提到父母的狀況,甚至會覺得丟臉;身為CODA,「我不覺得丟臉」,反而覺得,「就是手語帶著我去認識這個世界,手語讓我有這樣的環境更成熟、更懂事」,還可以很開心分享「我會手語」,他說:「我以父母為榮」
楊維國原來家住桃園機場附近,幾乎是看著飛機長大,幼小的心靈就勾勒出長大要開飛機、當機師、空服員的憧憬,也許中間因為師長以手語「出路更廣」為由,讓他原計畫走航空業的人生座標轉了1個彎,但他那股嚮往海闊天空的豪情未減,只是先暫時揮灑在扮演好1名翻譯者的舉手投足之間。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