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全球武肺死600萬人卻「無感」? 專家:大腦不擅處理大數字

2022/04/04 21:46

專家表示,大腦不擅長處理大數字,與直接用絕對值評估數字相比,大腦更善於用比較的方式來思考大數字。(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全球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死亡人數已突破600萬人,並持續上升中。但人類可能無法真正理解「600萬」所代表的含意,專家表示,大腦不擅長處理大數字,與直接用絕對值評估數字相比,大腦更善於用比較的方式來思考大數字。

美國史丹佛大學腦波學習中心主任圖瑪麗安(Elizabeth Y. Toomarian)與其同事投書外媒《The conversation》表示,人類、魚、鳥、猴子等許多動物在出生後不久就展現出基本的數字能力,而人類大腦可以直觀地辨識少於3個或4個的數量,隨著數字的增加,人們必須開始數數,數字若不斷變大,那數字將從直觀的理解變成抽象的數字概念。

圖瑪麗安指出,任何大於5的數字都無法被直觀、快速地識別,舉例來說:人們在購物時會出現對數字的錯誤評估,一項研究要求人們估計自己購物車內的總價,結果發現,人們往往會低估總價,而隨著金額越來越大,差距也越來越大;人們也會誤認數字之間的差異,像是2跟5的差異,比62跟65的差異更明顯,實際上明明都是相差3。

對數字的錯誤認知的例子還有更多,圖瑪麗安表示,人們常低估非常大的數量,並高估相對較小的數量。研究發現,即便是地質學與生物學的大學生,也常低估「地球第一個生命出現到恐龍出現的時間」(數十億年);同時高估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的時間(數百萬年)。

圖瑪麗安指出,在這場疫情中,充滿了許多大腦難以理解的數字,不論是PCR測試的準確率、快篩的準確率、全球病例數、死亡數等數字,都遠遠超出大腦能夠直觀處理的數字,也因此未來公衛體系要如何呈現這些數字,以便讓數字更容易被大腦所理解相當重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