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斷交、疫情 吉里巴斯骨癌男孩來台935天 回國已轉大人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馬偕紀念醫院於2019年8月收治罹患骨癌(骨肉瘤)的15歲吉里巴斯男童Tamaroa,原訂9個月的治療計畫,不料碰上斷交與疫情,變成了在台長達2年半、共935天的漫長歷程,創下太平洋島國民眾來台轉診醫療最長紀錄。
Tamaroa於2019年8月29日抵達台灣,在馬偕跨團隊的悉心治療下,9月6日進行左腿膝上截肢手術,就在後續準備安排化療時,9月20日吉里巴斯片面宣布與台灣斷交,當時包括Tamaroa在內的7組病人一度被吉國安排轉往中國接續治療。
馬偕紀念醫院表示,面對吉國病人的焦慮與不安,且基於過去長達十餘年的醫療合作,因而積極與吉國政府溝通,表達「邦交斷了但醫療不能斷」的立場,終讓吉國衛生部同意病人全部在馬偕完成治療計畫,讓病人吃了定心丸。
而原訂住院9個月治療的Tamaroa,治療過程一切順利,但就在2020年5月治療結束準備返回家鄉時,卻碰上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南太平洋島國採取出入境管制措施,吉里巴斯更關閉國境,無奈只能繼續滯留在台灣。
2020年9月Tamaroa在後續追蹤檢查時,發現癌細胞有轉移現象,再度入院治療,且這一次住院長達133天,中間歷經6次化療。另一方面,團隊針對Tamaroa截肢後易發生的行走肌肉不協調、肌肉萎縮及青少年面對身體外觀改變的心理創傷等層面也十分重視,於是集結各界的善心,2021年6月為Tamaroa完成義肢裝設,並積極進行復健訓練計畫。
為了體恤Tamaroa離鄉背景的無助與空虛,馬偕院牧部關懷師與國際醫療中心人員每週進行藝術繪畫分享,藉由畫筆的筆觸與描繪,讓離鄉之路多了幾分沈浸的歡笑。而Tamaroa也在台灣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從「鼠年過到了虎年」,共拿了3次壓歲錢,當年的小男孩,已長高、長胖不少。
吉里巴斯在鎖國二年後,今年1月終於重啟國門。今日Tamaroa帶著近鄉情怯的靦腆,與醫療團隊一一道別後,於下午搭機重新回到他闊別已久的家鄉,與家中父母及6個姐妹相聚。
馬偕紀念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徐永偉表示,過往吉國轉診的病人最短的治療天數大約20天,但像Tamaroa超過900天的停留是最久的,但真正的國際醫療工作,不單單只是在「看見需要」,更應該要「做到心坎裡」,讓每一位遠渡重洋就醫的病人與陪伴者,真正感受到愛無國界的善意。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