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輩清明潤餅健康吃 營養師建議以地瓜取代糖粉

2022/03/17 11:28

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營養師建議高齡長者用清明應景的潤餅,應以養生食材為佳。(高雄榮總提供)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清明節將至,習俗上當天會祭祖吃潤餅(春捲),不過高齡長者因為生理功能的退化,易有腸胃不適、咀嚼功能不佳等問題,營養師建議自製適合高齡者食用的養生潤餅,除了以低脂的雞胸肉替代高油質的五花肉、香腸,也可以天然果乾、地瓜取代糖粉。

高雄榮民總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吳美嫺指出,製作潤餅建議可使用全麥潤餅皮增加纖維攝取量;避免五花肉、三層肉及香腸等高脂肉,可改用雞胸肉、魚肉及豆干等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替代,為減少糖粉的攝取量,可用天然果乾、水果及雙色地瓜取代,至於花生粉或芝麻粉皆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但堅果類熱量高,建議每份僅添加5公克為宜,食材的烹調用少油、水煮、半水炒或川燙等方式,來減少油脂攝取量。

吳美嫺表示,高齡長者因為生理功能退化,導致進食及吸收能力下降,每日若能攝取足夠且營養均衡的飲食,可以減緩老化和罹患疾病的機會,高齡新食代建議「三好一巧」,即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以及吃得巧。

營養師建議養生潤餅,以全麥潤餅皮搭配少油的豆干、蔬菜、蛋等,並以水果、果乾或地瓜取代糖粉。(高雄榮總提供)

「吃得下」是選擇質地柔軟的食物,如嫩葉蔬菜、蒸魚、香蕉等,先將食物切細、切碎或將肉類以肉槌拍打並以鳳梨汁醃製軟化,並以燉煮、悶滷取代煎、炸、烤的烹調方式。「吃得夠」是鼓勵長者少量多餐,能吃盡量吃。建議每天攝取4-6餐。點心可選牛奶蒸蛋、果汁牛奶、牛奶布丁、牛奶豆花等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吃得對」則是每天均衡攝取乳品、水果、蔬菜、堅果、豆魚蛋肉類、全榖雜類6大類食物,建議多選擇當季新鮮的原型食物。

至於「吃得巧」,多使用天然辛香料來增添食物的風味,並可減少鹽分的攝取量,如烹調時可採用蔥、薑、蒜、八角、檸檬、鳳梨、番茄、香菇、洋蔥、海帶,以及紅棗、枸杞、黃耆等溫補中藥材代替部份醬油、鹽來調味。

除非有心臟或腎臟方面的疾病必須依照醫師的建議限制水分攝取,建議老年人每天可以喝6-8杯水(每杯為240毫升),足夠的水分可以幫助糞便的排泄,也可以預防泌尿道的感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