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腳踝舊傷未治療變跛腳 「全踝關節置換術」助恢復

2022/03/16 14:38

台中翁姓婦人(右)右腳踝距骨骨折,楊志鴻主任(左)替她進行「全踝關節置換術」後,走路姿勢恢復正常,讓她非常高興。(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一名49歲翁姓婦人,年輕時右腳踝距骨骨折當時不以為意未就醫,近來惡化疼痛,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生活大受影響,就醫後,醫師建議做關節固定術,但因需務農,活動將受限不符需求,近來再度就醫,骨科醫師發現他的舊傷已演變成外傷性關節炎,建議做「全踝關節置換術」,術後走路姿勢恢復正常,且能輕量的工作,讓她非常高興。

太平長安醫院骨科主任楊志鴻表示,這名患者從事農務,到院時發現右腳踝距骨骨折舊傷,因當時沒治療,10多年來持續勞動,右腳踝關節演變為外傷性關節炎,裡面的軟骨也全都磨損掉了,因右腳無法負重,造成走路都是一跛一跛,工作、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楊志鴻表示,「距骨」是足部主要的負重骨之一,對踝關節的活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距骨的構造大部分是軟骨,損壞後不會再生,且距骨一旦受傷容易影響到血液循環,造成缺血性壞死變形,若不及時處理,嚴重可能導致踝關節毀損,終生痠痛、跛腳,甚至成為殘障。

台中一名婦人因腳踝距骨骨折舊傷(左)走路一跛一跛,經接受「全踝關節置換術」,走路姿勢恢復正常。(記者陳建志翻攝)

楊志鴻介紹,外傷性踝關節的治療,大多以關節融合的方式做關節固定術,但缺點為把關節做死,術後雖可正常行走,但活動易受限,不符合翁女士的需求,因此建議進行「全踝關節置換術」。

楊志鴻表示,手術時將軟骨移除,換上金屬材質的人工踝關節,取代原本關節,因為人工踝關節模仿人體踝關節的構造,能夠保留踝關節80%以上的活動角度,走路會比較自然。因此若患者希望維持踝關節活動度時,「全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新選項,國外文獻顯示,對合適的病患,除可緩解疼痛,術後的步態和術前相比也有明顯改善。

楊志鴻提醒,如果因扭傷或跌倒造成踝關節腫脹,尤其是腫脹的程度持續兩個禮拜以上,要及早來骨科門診照X光檢查骨頭有沒有受傷,千萬不能輕忽。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