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烏俄戰爭引焦慮 專家:設下訊息界線

2022/02/28 14:29

一對韓國父女,抗議俄羅斯對烏克蘭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抗議活動。專家表示,透過聲援行動能減緩對於國際情勢的焦慮感。(路透社檔案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烏俄戰爭對於全球影響甚鉅,除了擔心全球經濟不穩定外,台灣也有許多人憂心中國恐以武力犯台。各種戰爭導致的不確定性,使人感到焦慮和恐懼。專家指出,面對外在環境引發的恐懼,有4個技巧可以面對。

CNN》報導指出,與在戰場中的人相比,其它非戰爭區域的人因所受的創傷、影響與痛苦雖不顯著,但這不表示戰場外人們的感受不值得關心。心理醫師Chloe Carmichael表示,如果因心中的焦慮、恐懼導致過度消耗,不會對自己與他人有好處。他提出建議:

借舊方法面對新壓力

過去兩年因為疫情帶來全球的影響,面對壓力時身體會以增加腎上腺素、減少睡眠的方式暫時適應壓力來源,若持續太久身心會像耗盡的電池,無法再經歷與面對新的焦慮。但Carmichael認為這反而是個機會,因為人們已經很熟練能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所以可以檢視在疫情流行期間自己用什麼方法減緩壓力,就嘗試應用這些減壓的技巧,面對現今的狀況。

為訊息設界線

緊張的局勢,會讓人感受到不確定性而產生壓力、焦慮。但每個人面對的方法不,像是有些人透過「了解更多」,建立對事件更立體的角度,能感到安心,那麼了解事件可能是有效的方式;如果會因為每一次事件有新的發展,而無法專注於其它事情,影響生活,就需要為這些訊息設界線,少知道一些。

面對無奈可以採取行動

這場戰爭除了烏克蘭人以外,其它人無法改變接著要發生的事情,所以人們會對此感到無力與無奈。Carmichael指出,焦慮會刺激我們採取一些行動而進一步帶來健康,因此人們可以採取幫助烏克蘭人的行動,像是捐物質、金錢、抗議聲援或是寫信給一些政治家,迫使他們做出回應等。

偶爾脫離話題

人們能感受他人的痛苦,大多源自於同理心,雖然關心他人很美好,但若長期處於富有同理心的狀態,會讓人們對此感到疲勞。因此,可以脫離這個話題,不要讓自己埋在悲劇之中,可以看個有趣的節目、讀提高正能量的書、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才不會讓自己感到疲累。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