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脫衣「啵」一聲 竟高位頸椎脫位 拖延治療險癱瘓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48歲的洪先生在一次穿脫上衣時,突然聽到頸部發出「啵」的一聲,隨後感覺到肩頸酸痛,雙上肢異常,剛開始以為是肌肉拉傷,但復健遲遲未見效果,反而症狀加劇甚至下肢無力,趕緊就醫;經神經學及影像檢查,醫師診斷是第一、二節高位頸椎脫位,造成脊髓被壓迫,導致一系列症狀,所幸接受高位頸椎後減壓,後固定及骨融合手術之後,症狀獲得大幅改善。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蔚蔚表示,第一、二節高位頸椎脫位屬於不穩定的脊椎狀態,除了脊髓被壓迫,會對神經造成短暫傷害,也有可能造成長期的神經損傷。症狀輕者只有肩頸酸痛,上肢發麻,嚴重則會導致四肢癱瘓,大小便困難,甚至造成呼吸衰竭,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等,因此建議病人盡早手術處理。
陳蔚蔚指出,造成第一、二節高位頸椎脫位的原因多樣,除了創傷,還有先天性疾病因素,以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其中,風濕關節炎病患更是高位頸椎脫位的高風險族群。醫學統計上有接近3成的機率會侵襲頸椎第一、二節的關節及韌帶,逐漸造成不穩定性的脫位及神經壓迫。
部分病患在受傷初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洪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剛開始只有肩頸酸痛,上肢發麻,復健無效;等到症狀加劇,出現下肢無力,才驚覺不對勁。萬一被忽略,未正確尋求專業醫師協助,接受手術治療,後果可能不堪想像。
新竹台大分院表示,生醫醫院的高階複合式手術室,針對難度較高的脊椎手術,可進行術中電腦斷層掃描及定位,搭配先進的3D影像整合平台,讓醫師在精準的數位影像導引下,提升手術的精確度及病人的安全。洪先生接受高位頸椎手術(第一頸椎後減壓併第一、二頸椎後固定及骨融合手術),就是將原來脫位頸椎復位,再利用釘子及自體骨作內固定,達到穏定頸椎的療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