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阿嬤長期腹脹 竟是腸沾黏阻塞造成
〔記者丁偉杰/嘉義報導〕嘉義市一位高齡94歲劉姓阿嬤長期有腹脹、食慾不振情形,起初覺得是消化不良,但不舒服症狀愈來愈嚴重,甚至嚴重到一吃就嘔吐,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小腸沾黏造成腸阻塞,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有腸道破裂的危險,醫院採用內視鏡合併迷你開腹手術進行迴腸-結腸繞道,避免腸切除風險,術後一週內已恢復正常進食,出院返家。
衛福部嘉義醫院直腸外科醫師張書豪說,劉姓阿嬤由家屬陪同就醫時肚子鼓脹,檢查發現原來是小腸沾黏造成腸阻塞,吃下的食物無法消化都堆積在腸胃道,造成嚴重腹脹腹痛。
劉姓阿嬤年紀大,住院數日後經保守治療效果有限,醫院經與家屬多次討論後,以電腦斷層影像評估阻塞位置和模擬可能的沾黏情況,採用內視鏡合併迷你開腹手術進行迴腸-結腸繞道,避免腸切除風險。
張書豪表示,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量少,不但能減少傷口疼痛感及感染風險,術後恢復速度也快,劉姓阿嬤手術後一週內已恢復正常進食,日前開心回家準備過年。
張書豪說,腸沾黏大部分發生在腹部骨盆腔手術之後,但也有少數病患是因為發炎感染、創傷或是結構異常導致。腸沾黏造成的阻塞有6至8成的機會可以用非手術的保守治療,包括禁食、腸胃道減壓、輸液、抗生素治療,但保守治療期間需密切觀察是否有小腸缺血、壞死徵兆,觀察期也不宜太長,如3至5天沒有進展,則可考慮開刀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