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美研究解密Omicron多輕症 「這蛋白質」是關鍵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變異株Omicron,因多處突變造成全球大流行,但多為輕症,據外媒《NATURE》報導,日前美國一項研究發現,Omicron損失了結合TMPRSS2蛋白質的能力,使武肺病毒入侵肺部的能力下降。
報導指出,南非在去年(2021)12月30日宣佈已走出Omicron染疫高峰,但死亡人數並未飆升,而英國也表示感染Omicron需要住院或是重症可能性約是感染Delta的一半。
報導表示,為了尋找答案,華感頓大學病毒學家 Michael Diamond的團隊以小鼠進行實驗,發現感染Omicron的小鼠比感染其它病毒株的小鼠其肺部病毒濃度低10倍,且體重沒有快速下降,顯示非得到嚴重疾病。
研究也發現,先前變異株都是利用TMPRSS2蛋白質感染肺部細胞,但TMPRSS2蛋白質常見於肺部細胞,卻不會存在鼻子和喉嚨細胞的表面,所以直接侵入肺部的機會較高,但Omicron與TMPRSS2蛋白質的結合效果不好,所以對於肺部的影響就比其它病毒株小。
英國劍橋大學的病毒學家Ravindra Gupta表示,因為Omicron與肺部細胞結合的效果不佳,因此對於上呼吸道的影響較大,如果病毒在上呼吸道上停留得越久,就越容易跟著鼻腔分泌物和痰液,找到新的宿主。
Gupta認為,病毒對於肺部影響減弱是好事,但也代表著染疫者的免疫反應,會影響疾病嚴重程度,所以還需要更多臨床數據才能了解其對人類疾病發展的影響。
費城兒科傳染病專家 Audrey John指出,Omicron的感染過程會對兒童產生影響,幼兒的鼻道相對較小,所以會使兒童在上呼吸道疾病的表現比成人更嚴重,不過目前沒看到有數據顯示因氣喘和嚴重上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童增加。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