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OL險洗腎 健保中藥延緩透析時間
〔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中醫治療腎臟疾病曾經是禁忌的話題,不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說,近年來有醫學文獻指出,黃耆、當歸、大黃、丹參等4種健保科學中藥,可延緩第四及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洗腎風險,相信以西醫為主、健保中醫為輔治療,可提供腎臟病友新的治療選擇。
一名35歲女性上班族(簡稱OL),因工作生活相當忙碌,壓力也不小,到陳曉瑱門診就醫時,發現已罹患第五期腎臟病,差一點就需要血液透析洗腎治療,因患者還算年輕,陳曉瑱建議她採用西醫搭配黃耆、當歸、大黃、丹參等健保中醫治療,確實延緩洗腎風險,腎臟病也降低為第三期。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師陳曉瑱與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合作,利用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研究分析近1萬7569位第四、五期慢性腎臟病患,發現治療搭配黃耆、當歸、大黃、丹參任一健保中藥,可減少1成7洗腎風險,若4種健保中藥均有使用,則可減少7成,且並未造成高血鉀風險,該研究成果今年1月也刊登在國際期刊。
陳曉瑱表示,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大約12%,透析患者人數超過8萬,台南洗腎率更居全台第一,在冬天這類患者也容易惡化,健保近年來除慢性腎臟病的西醫防治,更加入中醫藥聯手協助民眾顧腎,不過仍呼籲腎臟病友,若想搭配健保科學中醫治療,應先與專業中醫師討論評估,才能安全健康又顧腎。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