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消化不良常常復發? 中醫:排除壓力「治本」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春節期間,與家人朋友相聚時,總會大吃大喝一番,一不小心吃太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師表示,服用抑制胃酸、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都能治療,但壓力不除,復發機率仍然高,如果能搭配中醫治療,使用一些疏肝理氣的方式緩解壓力,將能有效降低復發率,改善生活品質。
易明中醫診所院長楊斯宇在臉書粉專「易明中醫診所」發文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大致分為飯後不適症候群,如飯後胃脹氣,影響食慾,吃很少就飽了、上腹痛症候群如進食前後胃痛,有時伴隨胸胃灼熱感。此外,若出現每週3天飯後胃脹氣、每週3天吃一點就飽、每週1天上腹痛、每週1天上腹部灼熱感等,都可能是能性消化不良。
楊斯宇表示,目前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不明,但大致與兩方面有關:
●胃腸蠕動異常:胃及十二指腸排空延遲,導致飯後不適症候群。
●內臟神經過於敏感:胃部神經對於疼痛敏感度增加,導致上腹痛症候群。
楊斯宇指出,以中醫觀點來看,「心下痞」是中醫醫書中,對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如上腹脹,所作的描述。心下指心臟下方,符合上腹部的位置;而痞是脹氣的意思。此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黄帝內經》這本書中,就開始以心下來描述上腹部的不舒服。東漢《傷寒雜病論》開始提出心下痞,也就是上腹脹,的治療方式。「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 主之。」
楊斯宇進一步說,根據中醫醫書,大致將「心下痞」,上腹脹歸納成兩種中醫證型:
●實證:便秘造成的上腹部脹氣,建議使用促進排便,降火氣的藥物,就可以改善。
●虛實夾雜證:胃虛弱造成的上腹脹氣,建議先用補胃氣的藥,再依據不同症狀,選擇降火藥、止打嗝藥等。
楊斯宇提醒,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交感神經容易過度興奮,導致自律神經不平衡,影響胃腸蠕動,造成胃脹氣、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等胃病,雖然服用抑制胃酸、促進蠕動、抗生素等西藥,效果非常好,但壓力不除,復發機率仍然很高,如果能配合中醫治療,使用一些疏肝理氣的方式緩解壓力,將能有效降低復發率,改善生活品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