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骨鬆非老人病 35歲婦女產後抱兒骨折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骨質疏鬆非老年人專利!國健署指出,有1名35歲的婦女在生產後骨質大量流失,加上忙於照顧小孩與工作,缺乏適量的運動和均衡的營養補充,導致她在抱小孩時竟離奇骨折、脫臼。
國健署在臉書以及影音平台表示,這名孕婦的案例一點也不誇張,甚至有骨鬆患者打個噴嚏就骨折了。骨質疏鬆其實並不會有明顯症狀,通常是直到骨折後,才會發現原來患有骨鬆,醫學上也給它一個貼切的稱號「隱形殺手」。
國健署指出,想要老年還有「勇骨頭」,從少年時期就要開始保養,可透過3招讓骨鬆遠離自己:均衡飲食,保持骨骼健康多;「戶外活動」、「負荷運動」樣樣不能少;瞭解自己是否有骨鬆「風險因子」。
均衡飲食
大約30歲後,骨質就會逐漸流失,為了不發生遺憾,必須做好事前的預防與保健,建議可以多補充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等營養素。而鮮奶、起司、優格是最容易獲得鈣質補充的來源。
運動不能少
多走出戶外曬曬太陽,也能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快速吸收。重量訓練也不再是運動員或健美先生的專利。研究證實,長跑運動員的膝蓋沒有退化現象,最主要原因就是肌力足夠,所以30歲後的人,建議可透過重量訓練來增強肌肉力量及骨質密度。
風險因子
骨質疏鬆是有風險因子的,例如遺傳,若父母親曾患有骨質疏鬆症,那麼自身罹患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因此若有家族病史的人,可到醫院的骨科、家醫科或是老年醫學科等,做骨密度檢測。
國健署提醒,身體的穩固仰賴結實的骨頭肌肉,平時就要有適當的戶外運動以及適量的營養補充,預防骨質疏鬆的不二法門,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