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8旬嬤常疑媳婦飯菜下毒 竟是這病症釀禍

2021/12/19 10:50

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洪煒斌表示,失智症有行為精神症狀,需了解背後的原因。(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罹患阿茲海默失智症已經9年的81歲阿嬤,找不到自己東西時,就懷疑是家人偷的;妄想對象逐漸轉向同住的媳婦,覺得媳婦會下毒,只要是媳婦準備的飯菜常選擇性不吃,有時還向外地的女兒或鄰居抱怨媳婦存心餓她。後來,她開始買食物回家藏在房間,過一段時間後卻忘記房間食物、導致發臭長蟲。

據了解,原本愛乾淨的阿嬤,後來還會撿拾路邊的東西放在自己房間囤積,房裡變得髒亂,有時會不穿衣服在家裡走來走去。媳婦想了很多辦法、盡力討好,仍得不到失智婆婆的認同,因為阿嬤行為精神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恢復生活常軌與獲得喘息,家人不得不把阿嬤送到護理之家養護。醫師說,迄今需靠藥物控制病情。

成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洪煒斌表示,這是失智症的行為精神症狀,主要肇因為病人有未滿足的需求,包括在疾病、生理、環境與互動等多方面因素;其他原因包含有認知功能減退、活動能力退步、營養不良、心肺肝腎相關疾病、腦中風、電解質異常、脫水、解尿困難、便秘、心理疾病等。

成大醫院根據相關統計指出,迄今年9月,南市領有失智症手冊者有6311人、南市社會局資料顯示南市失智症人口有2萬3千多人;全台灣65歲以上長輩約7%患有失智問題,比例不低。洪煒斌說明,失智症行為精神症狀是疾病的一部分,失智病人無法像一般人明確說明自己的狀況,就像牙牙學語的小孩,無法清楚用語言表達未滿足需求,只能用行為上的不滿來表現。因此,要解決病人的行為精神症狀,需要了解背後的原因。

洪煒斌指出,照顧者應嘗試瞭解失智病人過去的生活背景與經歷,包括成長環境、從事的工作、共同生活的家人、過去的經濟狀況等。平常,照顧者需注意病人的態度、姿勢與表情變化,認真地觀察病人日常生活一舉一動,當病人出現行為精神症狀,需要想想病人為什麼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才能擬定有效的照護因應措施。

對於患者的行為精神症狀,洪煒斌強調,若非不得已,建議優先使用非藥物介入措施,包括調整環境與擬定照護措施,並可尋求醫療照護團隊的協助。成醫失智症中心在2011年首創失智症照護諮詢門診,中心主任白明奇教授號召下,邀請成大醫學院的專業老師群提供家屬與照顧者相關諮詢服務,每次衛教諮詢時間至少30分鐘,迄今已服務1200人次,歡迎多加利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