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感染新通報下降11% 感染者25.7%曾遭拒診生活品質低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今天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衛福部疾管署表示,今年新通報感染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11%,並呼籲做好4道防線。另外,今日有民團公布最新感染者調查,自評生活品質平均分數僅68分,並有25.7%曾有身分揭露被拒診,盼以知識弭平歧視,打造疾病平權社會。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我國愛滋疫情自2018年起,已連續4年呈現下降趨勢,今年截至11月24日新通報感染人數為1139人,與去年同期相較下降11%。
疾管署與專家一起呼籲做好4道防線,包含第1道是安全性行為,落實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第2道是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讓體內有足夠藥物濃度預防感染,保護效果可達90%以上。
第3道是定期篩檢愛滋,目前疾管署提供多元篩檢管道,包括自我篩檢或匿名篩檢,鼓勵有性行為者,至少進行1次篩檢;有無套性行為者,每年至少進行1次篩檢;若有感染風險行為,例如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每3至6個月篩檢1次。
至於第4道是及早治療,控制病毒量,使感染者維持在病毒量測不到狀態,可預防透過性行為傳播,也大大降低社區傳染風險。
另外,台灣愛滋病學會、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與台灣露德協會進行台灣首個「愛滋感染者生活品質調查」,感染者以1至5分自評,總分為3.4分、換算百分單位為68分,以心理健康與社會關係兩個項目得分最低。進一步交叉分析顯示,無共病、服藥順從性佳及醫病關係較好者生活品質較佳。
同時38.9%的感染者認為,愛滋感染身份是生活壓力來源之一,並有25.7%的感染者,曾有身份揭露而被拒診的經驗。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周志浩也說,希望可以創造一個愛滋友善的環境,相信未來一定可以達成終結愛滋傳遞的目標。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