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武肺病毒不斷變異 台大新研發疫苗佐劑及檢測工具

2021/11/23 14:29

台大醫院今天舉辦第二代 COVID-19 疫苗開發新佐劑、新抗原、新投予途徑、中和抗體快速檢測記者會。左至右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臺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檢驗醫學部副主任張淑媛。(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邱芷柔、林惠琴/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全球,且病毒快速變異,各國無不卯足全力研發更快速有效的武器。國內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今(23日)指出,現在所有的試劑、疫苗都是針對「武漢株」,但病毒不斷變異,所有測量工具都會失真,就跟流感一樣,必須配合新的病毒去做新的檢驗試劑、新的疫苗,甚至可能需要新的藥物,因此全世界的疫苗、試劑都將重新洗牌,而台大最新研發的專利疫苗佐劑及檢測工具已跟上國際腳步。

台大防疫中心在科技部支持下,由醫學院院長倪衍玄主持多個分組,其中疫苗研發組三位主要研究人員包括黃立民、檢驗醫學部副主任張淑媛、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等人。台大醫院今天舉辦第2代COVID-19疫苗開發記者會,由副院長王亭貴主持,並與黃立民、張淑媛共同說明宣布最新研究成果。

黃立民指出,主要的三項研究成果為,研發出鼻噴式COVID-19疫苗的新佐劑、針對Delta變異株設計出新抗原,及設計出可檢測中和抗體的ELISA(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套組。

黃立民表示,噴鼻疫苗是兵家必爭之地,全球已有7款研發中的COVID-19噴鼻疫苗,但尚無正式上市。他近一步說明,以病毒學的基本規律來看,輕症的感染者上呼吸道的病毒量較少,然而COVID-19打破了這個規律。肌肉注射疫苗雖可降低肺炎重症風險,但只在肺部產生抗體,仍可能感染且傳染他人,噴鼻疫苗則能在上呼吸道產生抗體,搶得對抗病毒的先機。

黃立民說,噴鼻疫苗研發成功的關鍵就在「佐劑」,團隊運用專利的黏膜佐劑技術,並與已上市的疫苗藥廠合作實驗,以新佐劑混合棘蛋白疫苗,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有效提升小鼠血清中棘蛋白特異性抗體及中和抗體,其效果優於目前的肌肉注射疫苗。理論上噴鼻疫苗的副作用會比肌肉注射疫苗還小,並可望降低突破性感染。

此次研究成果中,還有台大團隊針對出Delta變異株的棘蛋白受體結合域(RBD)三聚體設計出新的抗原,有助研發疫苗還可發展試劑。

張淑媛表示,實驗室分離出COVID-19病毒後,持續與台大醫學院教授葉秀慧合作,陸續再從病人身上分離出125株變異株,是測試疫苗中和能力、試劑精准度的一大助力。此外,台大團隊也研發出可檢測中和抗體的ELISA套組,未來不必到高規格第三級實驗室也能大量、快速篩檢中和抗體,對於未來臨床試驗或民眾打完疫苗後想知道抗體如何,都能更快速準確掌握。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台大新研究跟中和抗體檢測及未來疫苗發展息息相關,會再看看後續臨床應用是否能夠研發出適合的試劑,或是相關疫苗或檢測技術,「我們都樂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