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多日未解便、腹極漲氣 中年男3期大腸癌上身

2021/11/16 10:08

台南市立醫院消化外科主治醫師周易韋(右)指出南市醫多科團隊對大腸癌患者做ERAS整合照護,能提升患者術後恢復成效。(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56歲徐先生因5-6天沒有解便、合併腹部極度漲氣,到台南市立醫院檢查確診是大腸降結腸惡性腫瘤,未轉移到其他器官。當日醫院先為患者左上腹做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手術,以協助解便,避免腸道破裂引發腹膜炎,並在1週後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降結腸腫瘤同時關閉人工肛門,持續治療。

台南市立醫院消化外科主治醫師周易韋指出,大腸癌為10大癌症死因的前3名,大腸癌早期發現早治療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現今大腸直腸癌病患的手術方式幾乎都以腹腔鏡微創手術為主,已經占全部大腸直腸癌手術達80%以上;除腹部已多次開刀的特殊案例或腫瘤過大,需要傳統開腹手術,否則大多會以腹腔鏡手術評估為優先。

周易韋表示,南市醫大腸直腸癌團隊針對每位患者,進行個別化的治療方案評估,對於病人術後恢復,導入「ERAS(術後促進加速康復)」的概念。

對病例徐先生住院期間,醫護團隊以一連串的優化措施,讓病人能儘早進食,給予營養補充治療,也與麻醉科執行「多模式止痛」讓病人早些下床,術後身體的管路也能儘早拔除,增加患者活動的意願。徐先生恢復良好,於術後6天出院;其病理診斷為大腸癌第3期,經消化道團隊會議建議,患者決定接受放射線及化學治療,目前恢復狀態良好、定期追蹤。

周易韋提醒,許多糞便潛血檢查陰性,不代表安全,接受大腸鏡檢查,才是確診大腸癌的黃金標準。除了積極篩檢預防,平時飲食也應少肉、多蔬果,定期運動,避免燒烤、油炸食物,多吃大量纖維素食物,豐富的膳食纖維會與腸道膽酸結合,加速糞便排泄,減少腸道接觸致癌物,也提醒民眾在幾個月內如果大便習慣突然改變,一定要盡早就醫,大腸癌經腹腔鏡微創手術與術後ERAS整合照護,能協助患者早日回復常態生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