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旬女心跳每分鐘僅50次 竟是心臟房室傳導阻斷作祟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32歲魏小姐有高血壓病史,長期服藥控制,平時熱愛瑜伽運動,近來量血壓卻發現心跳每分鐘只有40至50次,且做瑜伽時容易感到喘和疲勞,甚至會頭暈,趕緊就醫安排心電圖檢查,確診罹患2:1房室傳導阻斷,所幸安裝左束支傳導心律調節器後,心房和心室傳導恢復正常,讓她開心恢復熱愛的運動。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浩天表示,一般正常的心臟節律自「竇房結」發出電流後,透過「房室結」往心室傳導電流而產生心跳,所以每個心房訊號都會產生一個心室訊號。當房室結因藥物、退化或心肌梗塞等原因造成傳導功能減弱時,就無法將每個心房訊號都傳導到心室。如果2個心房訊號只能傳導1個心室訊號,就是2:1房室傳導阻斷。房室傳導阻斷會造成病人心搏過慢,甚至活動耐受力下降,平常活動容易變得氣喘吁吁。
劉浩天表示,房室傳導阻斷的患者,大部分因年紀造成心臟傳導系統退化所造成,有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肌病變或曾接受心臟手術都是高危險族群。有些藥物(如乙型阻斷劑、抗心律不整藥物等)、電解質不平衡或甲狀腺疾病也可能導致暫時性的房室傳導阻斷發生。
劉浩天進一步說明,2:1房室傳導阻斷大多經由心電圖就可確認診斷,但有些病人因心房P波和心室T波重疊,需細心分析才能確診。部分患者可在停藥或治療相關疾病後恢復,其他病人大多需安裝「心律調節器」,才能恢復心臟正常跳動。
劉浩天指出,心律調節器是治療房室傳導阻斷的工具,傳統心律調節器的心室導線安裝在右心室內,較容易發生心臟衰竭和心房顫動,新型左束支傳導心律調節器能恢復心臟傳導功能,可使心臟同步收縮,降低未來發生心臟衰竭風險。在裝置後約1至2週內傷口可癒合,應注意傷口照護防止感染,1個月內要避免上臂過大的活動,以免尚未穩固的導線因拉扯而脫落。
劉浩天提醒,凡是心搏過緩(每分鐘小於60次心跳)的民眾,都應該接受心電圖檢查確認是否有房室傳導阻斷的情形。如果合併暈厥、頭暈、疲倦、運動耐受性下降等症狀,更應儘早就醫釐清。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