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中醫治自律神經失調 從心、肝兩臟腑、分3類診治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醫師提醒,長期處於恐懼、悲傷、巨大壓力等情緒,或是個性過於要求完美時,便容易造成自律神經的過度負擔,引發失調,出現全身性症狀,包括:肌肉痠痛、頭痛、頭暈、耳鳴、喉嚨異物感、皮膚發癢、心悸、胸悶、呼吸不順、腸躁症、多汗、頻尿,甚至全身倦怠、失眠、情緒低落等都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相關,中醫多會從心、肝兩個臟腑來治療。
醫誠堂中醫診所院長黃胤誠在臉書粉專「醫誠堂中醫診所」發文指出,自律神經存在於心、肺、腸胃、肝臟、膀胱等臟器,控制著我們心跳、體溫調節、呼吸、消化、流汗等功能,用於負責維持生命機能且不能用意志控制的神經,簡單說就是為了保護生命。
黃胤誠進一步說,自律神經又可以分成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等2種,其中交感神經比喻成油門,讓身體處於緊繃與備戰狀態;而副交感神經比喻成煞車,讓身體放鬆緩和,這兩條神經雖然不受意識控制,但卻很容易被環境、情緒或是外部刺激所影響。
黃胤誠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目前在醫學上,不被列為正式的疾病,而是由壓力或其它疾病造成的一種或多種症狀,所以經由心律變異率(HRV)檢查,可以去推算自律神經的健康度,但常見的診斷方式,還是要由醫師在門診時評估症狀,做出判斷。
黃胤誠指出,以中醫觀點,古書提到心藏神主神明、肝主情志,其中心藏神主神明指心掌管了性格與意志;而肝主情志指肝掌管了情緒,也和女性月經相關,因此中醫多會從心、肝兩個臟腑來治療,且會將自律神經失調分成常見的三類:
●心脾兩虛:容易發生在過度勞累的學生或考生,常伴隨健忘、失眠、容易便秘等症狀。
●肝陽上亢:容易發生在暴飲暴食、脾氣暴躁易怒的年輕人,常伴隨頭痛、肩頸僵硬、高血壓、口苦口臭等症狀。
●肝鬱氣滯:容易發生在工作壓力大、生活步調緊繃的上班族,常伴隨胸悶心悸、呼吸困難、月經不規則等症狀。
黃胤誠提醒,自律神經失調不可怕,但往往會造成生活嚴重的困擾,若覺得有類似的症狀,一定要尋求專業的醫師判斷跟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