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擔心接種疫苗副作用 過度焦慮小心發展成憂鬱症

2021/11/09 09:48

陳文建向病患說明病情。(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陳文建向病患說明病情。(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國人為抵抗疫情,普遍選擇接受疫苗施打,但不免擔心疫苗副作用,新北市一名35歲葉小姐,施打疫苗後感到胸悶、心悸,但是檢查都沒問題,她還是很煩惱,覺得有後遺症,經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陳文建診治,患者為壓力下焦慮反應,若不解決易進展為憂鬰症狀,經開立藥物調整病患心情後,身體不適也得到緩解。

陳文建說,新冠肺炎疫苗為這兩年研發出的新型疫苗,其副作用因不同廠牌、個人體質而異,面對這股不確定性,民眾懷抱擔憂是正常的,但部分容易焦慮的民眾若未適時排解這份不安,嚴重者可能影響心理健康。

陳文建表示,近來門診增加許多對疫苗副作用感到憂慮的患者,此類患者多是在接種後,對身體的小變化變得敏感,或因不舒服的感覺遲遲未緩解,而越來越擔心,常見於本身是焦慮體質或是性格屬易操煩、緊張者。

他指出,不是所有對疫苗副作用感到焦慮的人都是心理問題,但如果施打完疫苗的不適遲遲未恢復,又檢查不出問題,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演變成吃不下、睡不著時,就要小心同時有身心疾患的可能。

以典型的恐慌症和憂鬱症為例,前者常會放大身體的各種訊號而焦慮不已,症狀至少持續一個月,後者則是持續低落或對事物失去興趣兩個禮拜,並常有睡眠、胃口改變或負面思考。

因此當病患因不明原因的身體症狀: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或極度擔心來到身心醫學科求診,醫師會先回顧是否已先做過相關專科檢查,再依病人情況診斷、治療。

陳文建表示,若像葉小姐般,查無身體病症,但過度擔憂造成的情緒反應已嚴重影響生活者,便可嘗試情緒調整或用放鬆藥物緩解憂鬱、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必要時,亦可輔以心理諮商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