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免疫疾病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 小心B肝復發!

2021/10/08 22:55

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疾病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都應檢測B肝,以防肝病變。(圖擷取自freepik網站)

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疾病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都應檢測B肝,以防肝病變。(圖擷取自freepik網站)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常需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控制疾病進程,減少關節破壞。但台北榮總研究發現,施打生物製劑可能影響人體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下,可能使B型肝炎發作。

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所領導的B型肝炎研究團隊,過去就曾發現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對於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有很高的B肝復陽風險。

北榮研究:莫須瘤、恩瑞舒恐有B肝復陽風險

根據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及風濕免疫科共同發表1937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各類型免疫抑制劑治療長期追蹤結果,發現除了生物製劑「莫須瘤」具有最高的B肝復陽風險,而「恩瑞舒」(一種CTLA-4融合蛋白,可以讓免疫T細胞活化剎車)也具有B肝復陽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病人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在治療中仍可能產生抗體消失與B肝復發;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風濕免疫學頂尖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台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明翰表示,一位68歲男性在2014年診斷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2015年起接受恩瑞舒(Orencia)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

2021年1月這名患者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轉為陽性,B肝病毒量已上升至1520萬IU (正常為測不到)。風濕免疫科醫師保持高度警覺性,及時轉介至胃腸肝膽科接受抗病毒治療,目前病患B肝控制良好,且持續接受恩瑞舒治療,關節炎也得以受到穩定控制。

使用免疫抑制劑前後應檢測B肝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懿宬提醒,台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在使用免疫抑制劑(即生物製劑)治療前,務必幫病人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即使是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也不可輕忽。

李懿宬表示,在免疫抑制劑治療過程中,除了定期檢驗肝指數、黃疸指數,也需追蹤B肝表面抗原與抗體。若接受高強度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像是「莫須瘤」與「恩瑞舒」,因B肝復發率高,也需考慮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

黃怡翔主任為肝病患者檢查治療。(台北榮總提供)

黃怡翔主任為肝病患者檢查治療。(台北榮總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