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防秋燥襲擊! 中醫:「這些」症狀別輕忽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季節入秋,早晚溫差變化越來越明顯,中醫師提醒「秋燥」的症狀,並呼籲秋天要做好保暖及防燥,否則容易感冒或受秋燥症狀襲擊。可透過中藥調理、與穴道針灸防燥。
合佗中醫診所在臉書分享,過敏性疾病,容易在秋天季節轉變時惡化,很多人會有皮膚乾燥的問題,嘴唇也覺得很乾,這都是因為陰虛與血虛。秋燥常見症狀有口乾咽燥、流鼻血、皮膚乾癢、咳嗽、皮膚過敏、鼻塞、口角發炎、便祕等,除了平常乳液保養皮膚之外,也可以服用中藥來滋陰。
除了日常保養外,也可透過特定穴位進行針灸,可以幫助身體陽氣和陰氣獲得平衡,且有利肝膽、清濕熱、強筋骨、保腸胃,如果容易抽筋、拉扭傷等,都可以透過按摩、針灸來改善。也可特別按壓魚際穴,在大拇指的第一掌骨中心;合谷穴,在虎口併攏,肌肉突起最高處;三陰交穴腳踝內側突起往上4指寬處,可以幫助身體陽氣和陰氣獲得平衡。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