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疫不忘防癌! 醫師籲免疫力低下兒童更要注意

2021/09/12 11:45

防疫也要防癌!國健署與兒童癌症基金會共同呼籲家長留意兒癌9字訣,「燒、紅、大、腫、痛、神、視、輕、白」,若發現孩童有相關徵狀,應盡速就醫檢查與治療;圖為情境照。(資料照,記者羅欣貞攝)

防疫也要防癌!國健署與兒童癌症基金會共同呼籲家長留意兒癌9字訣,「燒、紅、大、腫、痛、神、視、輕、白」,若發現孩童有相關徵狀,應盡速就醫檢查與治療;圖為情境照。(資料照,記者羅欣貞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每年9月為「兒童癌症關懷月」,我國每年新發病的癌症病童大約有500名,即每1萬個0-17歲兒童及少年中,約有14.4個會得到癌症,台大醫院醫師提醒,我國出現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幼兒園群聚事件,正在治療或追蹤中的兒童癌症患童,屬於免疫力低的高危險族群,兒癌患童若染疫,嚴重程度會較一般孩童高,家長不能輕忽。

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周書緯指出,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其免疫系統本來就承受很大的壓力,感染COVID-19後的重症率較高,兒癌患童本身也是免疫力低下族群,因此在照顧兒癌病童時,不論家長或是醫護人員,都需要花更多心力,以確保減少病童的染疫風險。

周書緯說,成人常見的癌症例如肺癌、肝癌、大腸癌等幾乎不會在兒童身上看到,有別於成人癌症成因多來自環境中的致癌因子,像是抽菸會造成肺癌、嚼檳榔可能和口腔癌有關,兒童最常見的癌症為白血病、腦瘤和淋巴瘤,兒癌大部分與非遺傳性的「基因變異」有關,但成因尚不清楚。

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兒童癌症5年存活率近8成,相當於每4位癌症病童中,約有3位在發病後5年仍然存活,相較成人近6成的存活率高。

周書緯表示,早發現早治療是提高存活率與療效的關鍵,醫師會依病童的身高體重來計算用藥,癌症病童除了本身的癌症外,鮮少有合併其他疾病,對化學治療耐受程度較成人佳,所以5年存活率較高。此外,國內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也透過定期會議,討論國際最新療法並訂治療指引,全台同步執行,因此我國兒癌治療效果與國際先進國家能並駕齊驅。

國健署也指出,金絲帶(gold ribbon)為國際間關注兒童癌症的共同符號,每年9月世界各地倡議者會於胸前別上金絲帶,國健署與兒童癌症基金會也共同呼籲家長留意兒癌9字訣「燒、紅、大、腫、痛、神、視、輕、白」,若發現孩童有相關徵狀,應盡速就醫檢查與治療。

兒癌判斷九9訣:

燒: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的發燒。

紅:瘀青、紅色出血點、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大:頸部、腋下、鼠蹊部等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腫: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神經母細胞瘤有2/3發生在腹部,常有腹脹情形。

痛: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神: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視: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輕: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相對低於該年齡的生長曲線參考值。

白:臉色蒼白等貧血現象。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