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每年500童罹癌! 國健署:「九字訣」助早期發現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每年約有500名18歲以下兒童罹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每年9月為「兒童癌症關懷月」,倡議者會於胸前繫上金絲帶,象徵癌童堅忍不拔的毅力及兒童的生命如黃金般珍貴。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依據最新109年死因統計結果,兒童癌症是兒童第4大死因,死亡人數為84人,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3人。每十萬名兒童中就有14.4人罹癌,相較於每10萬名成年人有309.8人罹癌低,且兒童癌症5年存活率近8成,相較成人近6成的存活率高。
國健署指出,大部分兒童癌症發病原因尚不清楚,有的兒童癌症與遺傳及基因有關,往往出生時沒有症狀,等到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才會被發現。
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兒童癌症較成人癌症治癒率高,兒童於生長發育階段,細胞再生能力較好,對化療耐受程度較佳,5年存活率較高,尤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
吳昭軍與林東燦也呼籲牢記「九字訣」才能提早發現癌童,開始治療。
九字訣
燒: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的發燒。
紅:瘀青、紅色出血點、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大:頸部、腋下、鼠蹊部等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腫: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神經母細胞瘤有2/3發生在腹部,常有腹脹情形。
痛: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神: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視: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輕: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相對低於該年齡的生長曲線參考值。
白:臉色蒼白等貧血現象。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