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丸Q彈是因加硼砂? 消基會抽查雙北魚漿未驗出硼砂、過氧化氫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不少消費者聽過「魚丸很Q彈是因為加了硼砂」的說法,由於中秋佳節將至,消基會針對雙北地區市售魚漿煉製品進行調查,結果16件樣品均未驗出硼酸或氫氧化鈉殘留,但有1件包裝樣品未標示過敏原警語。
消基會發行人胡峰賓表示,魚肉去刺再擂潰為泥狀,與鹽、糖、太白粉、地瓜粉、胡椒粉等調味料攪拌均勻的製品,可以加工製成魚丸、甜不辣、魚板、魚冊、魚餃、魚麵、魚酥、魚排等國人常見的食物。
2016年台中市衛生局曾抽驗發現魚丸製品中有不得殘留檢出的過氧化氫,再加上消費者多對「Q彈的魚丸是因為加了硼砂」有疑慮,因此消基會於今年6月至7月間,針對台北市及新北市傳統市場、超市及量販店的魚漿煉製品進行抽驗,共購樣7件魚丸、3件花枝丸、6件甜不辣。
消基會調查結果,16件魚漿煉製品中的過氧化氫殘留及硼酸及其鹽類含量均未檢出,但有1件包裝食品的標示未依「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標示醒語,違反《食安法》第22條規定,可處3萬至300萬罰鍰。
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委員、台北城市大學餐飲管理系副教授李哲瑜表示,食品標示是保護消費者很重要的部分,業者可透過文字跟消費者對話,告訴消費者食品相關訊息。這次購樣商品中,僅2件是包裝食品,另14件是散裝食品,難以做到標示,建議業者販售時可透過立牌等方式標明內容物、來源等資訊,解除消費者心中的疑慮。
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委員、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麥富德表示,硼砂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為硼砂會與胃酸反應的產物「硼酸」,會被腸胃道或是受損的皮膚迅速吸收,但不易排出的「蓄積性毒物」,政府早在1994年就公告禁止硼砂用於食品中。
過氧化氫則俗稱雙氧水,在食品中有殺菌、漂白的效果,雖可用於食品製程中,但不得檢出。麥富德建議,消費者烹飪時可將含有亞鐵離子的紅鳳菜、紅莧菜、蒜頭與丸子同煮,透過氧化還原反應,把亞鐵離子變成三價鐵、有害的過氧化氫變成無害的水,就可安心食用。
另也可透過高溫將過氧化氫氣化,他說,過氧化氫的沸點是152度,可將丸子放入烤箱,用超過200度高溫烘烤1分鐘後再食用。
麥富德說,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鹽6公克,如果吃5顆丸子鈉離子就會超標,呼籲消費者控制鹽分攝取,面對美味的丸子也要「淺嚐即可」。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