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OL長期姿勢不良致肩頸痛 中醫「浮針」舒緩肌肉痠痛

2021/08/11 21:16

黃敬軒醫師為紀小姐進行浮針治療,右臂及手部筋膜疼痛痠麻。(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醫師為紀小姐進行浮針治療,右臂及手部筋膜疼痛痠麻。(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38歲紀小姐從事飯店業務,長期辦公姿勢不良造成頸椎有小面關節炎,輕度椎間盤突出,已造成上肢肌肉酸麻,甚至影響睡眠,做復健及中醫針灸改善不佳,今年5月接受中醫「浮針」治療後大幅改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傷科主任黃敬軒指出,傳統針灸刺激肌肉的穴位經絡,激發經氣;浮針主要是治療肌筋膜導致的疾病不適,行針時平行皮膚表面刺入,將針留置在皮下的疏鬆結締組織層內,利用「掃散」針法、加上再灌注動作,牽動周遭的淺筋膜,改善筋膜疼痛並舒緩肌肉痠痛。

黃敬軒醫師指紀小姐頸椎輕疫椎間盤突出,傳統針灸會在患處穴道下針。(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醫師指紀小姐頸椎輕疫椎間盤突出,傳統針灸會在患處穴道下針。(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說,針灸也有散掃的行針針法,但是傳統針灸針有針尖加上是軟針,使用散掃在皮下會疼痛,利用改良式浮針,進針皮下的疏鬆結締組織層,針頭會退縮至軟管套內,以針芯座為支點,將包覆軟管的針芯在皮下左右牽拉筋膜,進行平面扇形擺動的平掃法,以及橢圓立體擺動的旋掃法。

黃敬軒表示,浮針散掃行針時配合「再灌注」動作,在局部施加阻力,配合患者主動活動,增加局部血液灌流,促進血液循環在短時間快速增加,患部筋模可瞬間放鬆舒緩不適。

黃敬軒醫師為紀小姐在右前臂進行浮針治療。(記者蔡淑媛翻攝)

黃敬軒醫師為紀小姐在右前臂進行浮針治療。(記者蔡淑媛翻攝)

黃敬軒說,紀小姐頸椎不適,造成右側肩頸痠痛、右臂痠痛,透過遠端治療,在影響的患部周圍做浮針治療,因此在右前臂進行浮針治療,行針約10到15分鐘,痠痛麻立即改善,每週行針1次,也配合黃耆桂枝五物湯為主的加減方內服能消炎並促進血液循環,2個月後幾乎不再痛麻。

浮針(右)與傳統針灸。(記者蔡淑媛攝)

浮針(右)與傳統針灸。(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也說,浮針治療就可大面積持久地通筋活絡,促進新陳代謝,主要治療筋脈不舒、血滯不通所導致的頸肩、腰痛、腿痛和一些內科、婦科雜病。不過由於是改良針具,必須自費,建議使用傳統針灸效果不佳者可以選擇使用。

對於頸部椎間突出或痠痛,黃敬軒說,可透過浮針治療舒緩傷痛,仍從根本問題著手,減少3C產品使用時間、注意姿勢正確及維持運動習慣,也可做蛇頸操、搭肩操舒緩改善,每次10下,1天做3次。

黃耆桂枝五物湯為主的加減方內服能消炎並促進血液循環。(記者蔡淑媛攝)

黃耆桂枝五物湯為主的加減方內服能消炎並促進血液循環。(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醫師示範搭肩操,可舒緩頸椎不適,保健預防。(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醫師示範搭肩操,可舒緩頸椎不適,保健預防。(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醫師示範蛇頸操,可舒緩頸椎不適,保健預防。(記者蔡淑媛攝)

黃敬軒醫師示範蛇頸操,可舒緩頸椎不適,保健預防。(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