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早期消化道癌多半無症狀 醫:出現這些現象小心健康拉警報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大腸直腸癌、胃癌和食道癌是國人常見的消化道癌症,分別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名、第七名和第九名,但醫師提醒,早期消化道癌多半沒有任何症狀,以致不少人掉以輕心,或誤以為做過一次內視鏡就沒事,因此特別提醒,若出現吞嚥困難、胸口及心窩灼熱感、噁心嘔吐、糞便型態改變等現象有可能是健康拉警報。
排便如常不代表沒問題 早期大腸癌無特殊症狀
義大大昌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人豪在《超前攔截,癌症止步:終結消化道早期癌(食道/胃/腸/黏膜下腫瘤)》(原水文化出版)一書指出,門診時,常遇到民眾認為自己排便(型態與頻率等)一切如常,大腸癌就不可能找上門,這樣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
葉人豪說,會有這樣的迷思,根源有2個,一個是以為「有症狀才有問題」,然而大腸瘜肉從無到有,到產生癌變甚至轉移,過程平均長達10年以上,而且在癌變、擴散之前,幾乎不會有任何特殊症狀;其次是很多坊間「便秘會形成宿便,導致毒素累積於體內,進而刺激大腸癌產生」的論點,也早被許多科學研究給推翻。
葉人豪提醒,在過去,針對大腸直腸癌的衛教常聚焦症狀包括:缺鐵性貧血、下腹痛、排便習慣改變(數週至數月間)、糞便變細或腹瀉、裡急後重、體重異常減輕,以上症狀確實是大腸直腸癌很重要的判斷依據。然而,引發這些症狀時,通常已經屬於較晚的期別了。相對來說,早期大腸癌包括癌前病變或1公分以上的大型瘜肉,都不會產生任何的症狀。但如果能夠提早處理、防患未然,就能夠避免未來的不幸。良好的篩檢應該聚焦在如何提早發現此類病灶。
內視鏡檢查可找出罹癌危險因子 發現早期癌變
至於上消化道症狀(食道、胃、十二指腸)的警訊包括吞嚥困難、胸口及心窩灼熱或嘔酸、胃部或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黑色柏油狀便或血便、非刻意體重減輕(3個月無故降5%以上),尤其症狀是新發生並持續數週至數月或持續惡化時,一定要盡早就醫。就臨床經驗而言,雖然詳細檢查之後,上述症狀絕大多數最終與癌症無關,但內視鏡檢查除了有助確認與診斷,也可能找出未來罹癌的危險因子,甚至是沉默的早期癌變。
葉人豪提醒,就算身體沒有任何症狀,也不見得安然無恙,更不是做過一次內視鏡就終身保固。這樣說,並非要每個人都去做檢查,不過,針對某些可能的危險因子,消化道早期的篩檢是極為重要的,另外,像是生活習慣與嗜好、本身的疾病史與家族史等,都會影響篩檢時機的建議。
喝酒易臉紅 食道癌罹病率增14倍
葉人豪表示,口腔癌、鼻咽癌等頭頸部癌症患者是食道癌的高危險群,口腔癌併發食道癌機率高達30%;在台灣常見的食道癌是食道鱗狀上皮癌,罹患此癌的原因通常與生活習慣有關,例如菸、酒、檳榔與過熱食物都可能刺激食道黏膜,長期下來導致變性與異常變化,增加罹癌風險,特別是喝酒後容易臉紅的「紅臉族」,因酒精代謝能力較差,罹患食道癌風險比一般人多14倍。
9成胃癌和幽門桿菌感染有關 勿輕忽家族史
與幽門桿菌慢性感染有關的胃癌高達90%,由於胃部黏膜慢性發炎而逐漸萎縮,產生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像腸道的胃黏膜型態),進而造成癌變機率增加。
此外,一等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胃癌病史,本身罹患胃癌的機率可達常人的2到10倍;少數胃癌患者則是本身帶有致病基因,約30至40歲就發病,病程往往較急速,這是目前醫療技術不易在早期攔截到的胃癌類型。
9成大腸癌由瘜肉病變產生 50歲以上應定期篩檢
大腸癌9成由大腸瘜肉癌變而產生,但並非所有大腸瘜肉都會演變為大腸癌,只有腺瘤性瘜肉或鋸齒狀腺瘤才會有惡性變化。一個瘜肉從出現、增大到產生癌變,至少需要5到10年。因此,移除瘜肉大幅減少未來的大腸癌發生。
一般建議50歲以上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或糞便潛血檢查。
以下4種狀況請盡量提早篩檢:
●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最好盡早於3個月內做內視鏡。根據統計,潛血陽性者約50%有腺瘤性瘜肉、5%有大腸癌。
●有缺鐵性貧血、下腹痛、排便習慣改變(數週至數月間)、糞便變細或腹瀉、裡急後重、體重異常減輕等症狀,特別是血便。
●一等親內(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大腸癌,及一等親屬有多於3處瘜肉或有1公分以上的腺瘤性瘜肉,建議提早於40歲開始接受篩檢。
●家族中多人50歲前罹癌(常見但不限於大腸癌、子宮內膜癌等),可自費篩檢林區症候群(Lynch syndrome),此病可能在較輕的年紀即產生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症,也可做為健康管理的依據。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