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癌王」胰臟癌早期難診斷 醫曝高危險族群:每年都應檢查

2021/07/27 16:21

醫師提醒,若本身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3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圖為情境照。(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新北市議員唐慧琳去年罹患胰臟癌第三期,25日清晨5點不敵病魔過世,享年49歲,令許多人感到錯愕與惋惜。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腸胃科醫師許秉毅指出,胰臟癌之所以令人聞之色變,主要是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且容易侵犯到周遭的血管,導致治療延誤。

許秉毅在臉書粉專「吃病」發文表示,胰臟癌有以下3大症狀:

1、上腹痛 : 病患一般會產生上腹悶痛,飯後會比較嚴重,有時會痛到背後,但常會誤以為是胃痛。

2、黃疸 : 長在胰臟頭部的胰臟癌常會壓迫到總膽管而引起「阻塞性黃疸」。

3、體重減輕:腫瘤會掠奪病患的體內的營養素,讓自己不斷的成長,造成患者的體重減輕。

值得注意的是,當病患出現上述症狀時,腫瘤多已大於3公分,且有周邊血管的侵犯或轉移到遠處的器官,無法作開刀治療了。

許秉毅指出,胰臟癌的高危險群包括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患有慢性胰臟炎者、酗酒者、胰臟囊腫以及「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者」,許秉毅表示,具有此基因突變的人,罹患胰臟癌、卵巢癌、乳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由於胰臟癌前期難發現,因此篩檢胰臟癌的目標就是找出2公分以下的腫瘤,若能及時察覺,將有80%以上能透過手術治療,但許秉毅指出,目前醫界並沒有良好的篩檢工具可以找出這麼小的腫瘤,例如「腹部超音波」雖常用來篩檢胰臟癌,但常受腸胃氣體的干擾,無法完整的胰臟檢查;而「磁振造影檢查」可能是較準確的胰臟癌檢查工具,優點是可找出2公分以下的腫瘤、無輻射線,但費用昂貴是它的缺點,所以目前醫界並未把磁振造影檢查列入一般人的胰臟癌的篩檢工具。

許秉毅提醒,雖然前期胰臟癌較難發覺,但若本身是高危險群患者,想早點找出小於2公分以下的腫瘤,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3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