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醫療回載仍困難 醫參考國外經驗提6建議

2021/07/26 17:40

即使疫情趨緩,醫療量能的回載仍然很困難的。(資料圖,記者劉禹慶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期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27日降級之後,許多民眾也會逐漸恢復正常生活。醫師表示,疫情趨緩時,醫療回載也是很困難的,要恢復過往業務的同時,又要準備好應對下一波的降載量能,對此提出了6項建議,幫助減輕醫院回載的壓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其實已經有好一陣子,許多待開刀、需要內科治療的病人,需求都是持續存在的,但是恢復正常病房使用需要時間,所以急診因為非covid病人的待床問題,相當嚴重,疫情趨緩時,醫療回載也是困難的,要恢復過往業務,又要很彈性的準備好下一波的降載量能,身為醫療單位受過一次教訓,總不能不準備再次降載,也參考了美國JAMA雜誌內科副主編 Eric K. Wei醫師等人,在紐約Health+醫院時的經驗,並提出了6項建議。

1、為服務需求的意外增長 做好準備

經過這一次疫情的洗禮,其實也是讓很多醫院學習到,如何預備好提高照顧大量病人的容量,如:事先規劃好可以取消的手術、門診,快速出院程序與轉介通路以及大難再來時,做好醫院感控和教育部門備好立即教育,讓不同單位的人短期上戰場就非常重要。

2、病房建置隨時保持視線的系統

這個講得很理所當然,但是在疫情時是完全被打斷的,在傳統的病房裡,病人會接到呼叫護士的呼叫鈴,大流行期間,我們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護士進入病房的次數,就是間接減少病人安全的開始,美國除了監視器,還特別把病房木門變成玻璃門,這樣的方向不知道台灣會不會採納。

3、注意病房通氣系統

疫情讓大家發現負壓病房很快就用完的事實,之前有提過醫院內部的通風與迴風,當然第一時間先避免混風,但是之後可以考慮是不是用調整建築物空調通路,讓更多房間可以轉為微負壓照護。

4、支持醫療工作人員情感的需求

台灣對內算是很不重視的,還好疫情很快過去,也有醫院重要的心理諮商師被排去搬運物資,其實一線醫護人員更需要這些心理諮商的資源,大流行期間的努力而被稱為英雄,有時並非好事,因為它暗示他們擁有超人的力量而掩蓋脆弱的一面,在走進 COVID-19 患者的熱區時,他們經歷了非常人性化的脆弱情緒,害怕將病毒帶回家給家人,以及因無法拯救所有患者而感到內疚。

5、鼓勵使用遠距技,術連接遠近的病人家庭

家訪是絕對不能忽略的一塊,在 COVID-19 大流行的高峰期,患者無法接待訪客,為了改善這種情況,紐約Health+醫院就廣泛提供了電子平板電腦,讓患者可以與家人、醫療人員交流。

6、減少不必要的文檔負擔

隨著 COVID-19 患者大量湧入,美國不得不改進多項電子病歷記錄流程,減輕了輸入文件記錄的負擔,更簡單的病歷呈現,如果有在別的國家形式出來,其實台灣是值得參考接納的,也少一點制度核刪和防衛醫療下的官僚作業。

姜冠宇也表示,未來的趨勢,新冠應該就是走向流感化,隨著病毒株變化,每一輪重大變異似乎有讓接種疫苗的人有效中和抗體濃度降低的狀況,所以其實隨著為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在研擬需要第三劑政策的同時,很多已經先前EUA認證過疫苗,可能也要趕下一個版本的疫苗,直到人類能夠像流感一般適應,不管是族群免疫門檻或是經濟行為,這中間不知道還會經過幾波重大變異,給各地區幾次確診波峰,人類的經濟行為會改變,醫療系統當然也要應變為隨時都能準備。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