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腦袋進水」是真的! 醫列「常壓性水腦症」常見3症狀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名患者走進腦神經內科的診間,走路的步伐極小,有點舉步維艱,從背後看上去腳像是磁鐵黏在地上,步伐相當蹣跚。經醫師診斷,應是罹患「常壓性水腦症」,很明顯的感受到思考、講話反應遲緩的現象。連醫師問一個簡單問題,病患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有辦法回答。
台中林新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在臉書粉專「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發文分享此案例,經過與病患的溝通,以及過往的病歷來看,當下決定讓病患接受檢查,果然經過腦部影像檢查,以及腰椎穿刺釋放腦脊髓液,減輕腦壓後,病患症狀包括走路,回話都明顯進步。
林志豪指出,這名病患應該是罹患常壓性水腦,但這症狀緩解只是短暫的,因為腦脊髓液會再產生出來,病人就像灰姑娘般,隔天又回到原本的狀態。這名患者需要的是長期的腦壓釋放,這就需要腦室腹腔分流術,這名病患在接受這樣的手術後,恢復的速度相當好,接下來的回診都能看到他走路虎虎生風,討論病情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他思緒清晰且敏捷。
林志豪說明,大腦中本來就會有水,也就是「腦脊髓液」來保護大腦內的組織,人體一天可以產生500-750c.c.的腦脊髓液。但是當腦部退化或有腦傷病史,可能會導致腦脊髓液回收速度效率變差,而當腦脊髓液過多時,腦壓上升對大腦造成壓迫,進而產生常壓性水腦的症狀。
常壓性水腦常見症狀
●步伐舉步維艱:步伐間距小、步態不穩,腳像是磁鐵被黏在地上一般。
●認知或行為功能異常:記憶力明顯下降,思考與表達能力遲鈍。
●尿失禁:容易頻尿,又因為行動不便造成失禁。
林志豪提醒,常壓性水腦前期的症狀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相當類似,在前期可能會當成失智症或帕金森氏症來治療,因此若病患在經過治療後沒有好轉,這也是需要持續跟醫師討論的,及早發現與治療,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是可逆的。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