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建議補充維生素CD、礦物質鋅鎂硒

2021/07/10 12:00

營養師建議攝取深綠色蔬菜、火雞肉,有礦物質鎂、硒,紅甜椒也有維生素c。(醫院提供)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如何提升免疫力,營養師提醒適量運動可提升免疫力外,每日均衡飲食補充關鍵營養素對抗新冠病毒,尤其是維生素C (抗氧化、助抗體形成)、維生素D (抗氧化抗發炎)以及礦物質鋅(降低呼吸道傳染)、鎂(提升免疫力)、硒(缺乏會提高RNA病毒提升),有助抗氧化、抗發炎及提升免疫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黃貞禎指出,新冠病毒會對免疫系統產生重大影響,使體內產生多種發炎反應以及細胞因子免疫風暴,因此增強人體免疫系統,能預防感染以及重症發生,當缺乏維生素以及礦物質,會使免疫狀態低下、失調。

黃貞禎表示,攝取足夠的微量元素,藉由其抗氧化特性以及免疫調節作用,有助減少病毒量以及減少重症的發生,維持均衡飲食就能獲得大部分所需的營養素,民眾可在每日的餐食中多選擇此類食物獲得免疫關鍵營養素。

紅心芭樂、香吉士可增加維生素C攝取,幫助抗氧化、抗發炎及抗體形成。(醫院提供)

黃貞禎建議,牛奶中含有維生素D;增加維生素C攝取,水果可挑選紅心芭樂、香吉士;維生素D可選擇鮭魚以及雞蛋;腰果含鎂量高;平常多吃深綠色以及淺色蔬菜,深綠色蔬菜富含鎂、甜椒富含維生素C。

黃貞禎補充說,維生素D也稱為陽生維生素,經由曬太陽即可獲得,另外食用鮭魚(可食重3指寬)、雞蛋(可食重1顆),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2000IU可有效提升體內維素D含量。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效果,減少炎症、幫助抗體產生,每日攝取1000mg可降低與上呼吸道感染的相關風險,如紅心芭樂、香吉士、紅甜椒具豐富維生素C,水果攝取一天建議1到1.5碗。

礦物質鋅是合成體內DNA及RNA的必須營養素,缺乏時會降低免疫細胞分例,足夠攝取鋅可降低腹瀉及呼吸道感染風險,可每日攝取20mg,提升體內鋅含量,牡蠣(食用3湯匙)、牛小排(可食重3指寬)、切片起司(約2片)都含豐富富的鋅,另外提醒鋅可能影響兩類抗生素藥效,補充鋅劑應先諮詢,另長時間超量補充鋅並無益處,反而會造成免疫細統傷害。

另外鎂可提升免疫機能,建議可從菠菜、傳統豆腐、腰果多攝取,提醒不要超量補充鎂;硒則能保護免於自由基及免疫風暴的傷害,缺乏硒會降低免疫力及易導致RNA病毒突變,使病毒毒性提高,可從火雞肉、鮪魚、雞蛋攝取,一般經由飲食即可獲得足夠硒,過量有中毒風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