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機器人輔助復健治療 中風患者不再寸步難行

2021/04/14 19:57

王先生穿戴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輔助行走,重建信心也加速復健。(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70歲王先生今年3月腦中風造成左側肢體偏癱,原本很活耀志工活動的他,變得連站都站不穩,讓他沮喪憂鬱,對恢復走路不抱希望,沒有復健動機,在穿戴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輔助步行後,開始在機器人帶動輔助下提早練走,進行高強度、對稱步態復健,經過3次練習復健後,大幅提升信心及動機,並配合治療,現在已經能拄著拐杖行走了。

台中醫院復健科主任蔡明妙指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可協助患者進行大量重複、高強度的站立和行走等日常性活動,可強化神經重塑,加速功能復原,讓身體重新感受正確的步伐及正常的行走速度,不用拖著步態走路、也不必等到練站成功才練站,就能提早練習走路,提振病患士氣及復健動機。

另外,提早步行可減少久坐及臥床的併發症,如關節攣縮、骨質疏鬆、下肢靜脈栓塞及消化不良等。

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輔助復健,透過身體姿態感知器偵測患者的重心位置轉移,以髖關節及膝關節動力輔助系統帶動行走動作。(記者蔡淑媛攝)

蔡明妙說,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重量輕、穿脫容易,透過身體姿態感知器偵測患者的重心位置轉移,以髖關節及膝關節動力輔助系統帶動行走動作,並具有防跌的智能控,適用對象包括腦中風、腦傷、脊髓損傷、腦性麻痺、帕金森氏症及肌少症等神經問題導致的下肢無力,但該項治療目前健保無給付。

王先生是中度中風偏癱患者,一般要練站2、3個月,王先生在物理治療師陳長祿協助下,經過1週3次穿載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輔助步行,重新感受到正常行走的感覺,學習站立,復健更順利,縮短至學站1個月就能柱拐杖行走;蔡明妙說,中重度中風患者也能縮短復健期程。

蔡明妙建議,中風後患者練站很久仍不平衡,或是中風後期病人仍步態不穩,可嘗試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穿戴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輔助步行,在機器人帶動輔助下提早練走,進行高強度、對稱步態復健。(記者蔡淑媛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