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類固醇藥膏能不擦就不擦? 食藥署破解4大迷思

2021/02/27 16:48

類固醇藥膏長期遭民眾誤解,許多患者擔心副作用經常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反覆,影響治療效果;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類固醇具有強力抗發炎、調節免疫的作用,是治療過敏、免疫、風濕等疾病的常用藥,但它卻長期遭民眾誤解,許多患者擔心副作用經常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反覆,影響治療效果。衛福部食藥署破解4大迷思,教民眾如何正確使用類固醇。

食藥好文網指出,提到類固醇,很多人馬上聯想到月亮臉、變胖、水牛肩、骨質疏鬆、血糖上升、傷口癒合力變差、傷腎等等風險,導致不少人聞「類固醇」而色變。其實,在疾病初期先使用類固醇治療,就像是幫身體緊急踩下煞車,讓病情盡快獲得良好控制。只要病況漸趨穩定,醫師也會慢慢減少類固醇用量;等到症狀完全痊癒,患者也經醫師許可,停用類固醇後,上述現象便會逐漸回復正常。

外用類固醇藥品常見迷思

迷思1:症狀差不多,可以借別人的藥來用?

外用類固醇的藥效強度,可按血管收縮程度分為7個等級,第1級最強,第7級最弱,而醫生開立的處方,會根據病灶部位、病灶嚴重程度,挑選適合的強度。隨著年齡不同,適用藥效也有差異,因此,適合別人的藥品,不見得適合自己。

迷思2:買類固醇藥膏來試試看,這個沒用就換另一種?

若民眾有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自行購買類固醇藥膏使用,卻以藥效較弱的藥膏塗抹在嚴重的病灶上,不僅效果有限、拉長治療時間,還容易提高局部皮膚的副作用,增加經皮膚吸收的類固醇總量。假如以太強的劑量,不斷塗擦在角質層較薄的肌膚(如臉部、腋下、胯下),也可能造成皮膚萎縮、毛囊炎或黴菌感染等問題。

因此,購買類固醇藥膏類的非處方藥品時,應看清楚藥品包裝標示,並應向藥師清楚表達自己的狀況,請藥師確認提供合適的藥品。

迷思3:類固醇藥膏擦了皮膚會變薄,能不擦就不要擦?

正常的皮膚使用類固醇藥膏久了,的確會萎縮,但若是能以適當強度的藥膏,準確擦在病灶處,既可達到治療效果,也能減少副作用。

若已經遵照藥品仿單(說明書)上的指示使用,卻發生不適情況,或者使用後狀況沒有改善,甚至更加惡化,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接受醫師診治。

迷思4:很多地方要擦藥,整片全擦更省事?

藥膏應針對病灶來擦,不要「牽連」正常的皮膚,以免塗抹面積過大,容易增加心悸、正常皮膚萎縮、青光眼等風險。擦藥前,應先洗淨雙手;塗藥時,輕輕將藥品抹在患處皮膚表面,薄擦一層即可,不必用力反覆搓揉。

食藥署也提醒,最安全的用藥方式是交由專業的醫藥人員進行評估,也不要任意拿以前用剩的藥、或是別人的藥來亂擦。了解外用類固醇藥品原理及注意事項,並且耐心遵從醫囑及配合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示,適當使用,就能兼顧治療效果與用藥安全,早日揮別疾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