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美研發「納米酶」 帕金森氏症新療法露曙光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研究證明變形和錯誤折疊的α-突觸核蛋白是帕金森氏症的罪魁禍首,它從腸道傳播到大腦,在大腦中擴散並粘在一起,形成致命的團塊,稱為路易體。隨著這些團塊的堆積,會導致腦細胞死亡。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發一種人造酶,可阻止錯誤折疊的α-突觸核蛋白擴散,並可能成為帕金森氏症新療法的基礎。這項研究結果於2020年11月20日在線發表在《Nano Today》雜誌上。
據《MedicalXpress》報導,研究團隊創建的人造酶,是鉑和銅的納米級(納米級是十億分之一米)的組合,被稱為PtCu雙金屬納米合金,其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能。當納米酶被注入大腦後,會清除活性氧,阻止它們對大腦神經元造成傷害。
該研究使用了一種稱為α-突觸核蛋白預製纖維模型的研究方法,該模型複制了路易氏體引起的病理學,擴散和神經變性。研究發現納米酶除了減少活性氧種類外,還可以減少α-突觸核蛋白誘導的病理學並抑制神經毒性。納米酶還阻止了α-突觸核蛋白從細胞到細胞,以及從黑質到背側紋狀體,這是中腦中影響運動和認知的兩個區域。
近來越來越多研究證明錯誤折疊的α-突觸核蛋白會沿著迷走神經從腸道到達大腦。人造酶研究團隊說,目前研究已知納米酶直接注射到大腦中就起作用,未來將進一步研究納米酶是否能阻斷致病性α-突觸核蛋白從腸道傳播致大腦。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