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男罹攝護腺癌 達文西手術根除大患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攝護腺癌是專屬男性的隱形殺手,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若有解尿不順、頻尿、尿流細小、漏尿或夜尿等狀況就得找醫師診療,是否為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台東馬偕醫院泌尿科醫師楊迪緩表示,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手術操作屬於3D立體視野,可以減少對組織造成的傷害,非常適合用於攝護腺根除。
攝護腺癌目前是台灣男性的第7大癌症,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為攝護腺癌,而台東的發生率約為35人/10萬人。楊迪媛表示,攝護腺位處骨盆深處,視角窄、操作空間小,而且被控制排尿和性功能的神經包圍,攝護腺癌根除需要切除整個攝護腺,手術需要精細的剝離攝護腺周圍神經和膀胱頸-尿道縫合,以避免術後的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手術難度很高。
1位住在台東市的68歲男患者,因血尿及解尿不順求診,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指數達10.43ng/ml,經切片及確診為癌症,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住院9天後順利出院,術後3個月PSA 指數下降至0.00ng/ml,不僅癌症控制良好,且無須至外地奔波。
楊迪媛表示,50 歲以上男性若有相關疑慮,應接受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 PSA)及肛門指診檢查。若家族中有攝護腺癌患者,應提早於45 歲開始檢查。其中任一項 (PSA 值大於 4.0 ng/ml 或肛門指診有疑似硬塊) 異常時,都應進一步接受經直腸超音波導引之攝護腺切片手術以確定是否有攝護腺癌。
楊迪媛表示,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微創手術有2大優點,包括放大10超清晰的3D立體視野,以及機械手腕在體內靈活的執行手術步驟,旋轉、抓取、剝離、運針等精細動作,能協助進行長時間高複雜度的手術,精確執行根除、修復和縫合,盡可能保留重要的神經、血管、肌肉和正常的組織,將手術的風險降至最低。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