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衛局原鄉教做軟食 長輩吃得飽飽又健康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許多老人家因為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及相關吞嚥肌群功能等退化,可咀嚼下嚥的食物受限,飲食品質受影響,台東縣衛生局因應高齡化社會,動員深入南迴原鄉部落,教導族人如何烹飪出適合老人家下嚥的美食,且是軟食非流質,可吃得飽飽又健康。
魚肉去骨清蒸,避免老人家誤食魚刺,白米混搭小米和野菜,熬煮成一鍋美味的鹹粥,部落婦老分工合作,在縣生局衛生教育指導員王麗仙的引導下,一道道佳餚接力端上桌。婦人朱秀美說,對於飲食的作法一直存有錯誤觀念,經營養師細說才了解如何製作適合老人家吃的軟食,獲益良多。
婦人林秀蘭則說,軟質的處理步驟較為繁瑣,如魚片如何去骨,刀功很重要,蔬果的大小也是關鍵,要切碎切丁,然後清蒸或水煮,才能讓老人家容易咀嚼下嚥,馬虎不得。
王麗仙表示,高齡者的營養須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選用質地較軟的食材,避免油炸、堅硬食物,以蒸、煮方式為主,不了解長輩的飲食狀況,反而會讓老人家食不下嚥,進而因飲食不均、營養不足,引發肌少、衰弱症,而軟食就要老人家要吃的下,吃的對、吃的好、吃的巧。
縣衛生局表示,軟質與流質食物大不同,透過咀嚼易吞嚥,有助長者的肌肉訓練,也可刺激腦部預防失智,自我信心增加也可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