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疫情連鎖效應逐漸浮現 美國醫院陸續掀起裁員潮

2020/05/28 21:38

即便疫情趨緩,但美國民眾大多排斥進出高風險的醫療院所;導致醫院收入大幅銳減,不得不進行內部裁員。(彭博社資料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目前雖已趨緩,但疫病大流行期間,不僅重創全球經濟,連同在疫情高峰期間負責救治人命的醫療體系也面臨到不小的衝擊。

據悉,美國境內累計確診人數雖已然趨緩,各州也陸續宣布解封,但許多民眾原先對位處抗疫前線的醫院診室和醫護人員的依賴,卻陸續轉為畏懼,甚至排斥進出醫療院所;此舉導致醫院收入大幅銳減,不得不進行內部裁員。

美國之音報導,當美國疫情正式爆發之際,許多大型醫院因而取消了有利可圖的選擇性手術,好為確診患者空出更多病房;但原本財務就已拮据的一些中小型醫院,卻也更加岌岌可危。4月份是疫情高峰期,但美國許多民營的醫療院所卻不得不解雇大約140萬名員工。

比如,疫情期間在紐約市一間臨時救治中心擔任醫療主任的麥克.威爾遜受訪時表示,待疫情趨緩後,他便返回家鄉的醫院集團,打算回到原先的工作崗位,結果卻發現自己失業了。

疫情肆虐造成耗損 醫院面臨裁員潮

威爾遜指出,由於民眾目前大多害怕進出高風險的醫院和急診室,願意主動求診看病的人數因而大幅銳減,導致醫院無法再雇用人力,全國各地的醫師和醫護人員因而面臨被迫裁員或被放無薪假,這跟他上個月待在紐約時的情況截然不同。

急診醫學教育網站的創辦人克.凱。穆迪補充,早在疫情正式爆發前,美國國內多家醫院就持續面臨著財務風暴,但隨著武肺疫情肆虐,這些醫院更因收入劇減,必須忍痛裁員,才能維持營運。

雖然今年3月份美國眾議院決議通過4840億美元(約新台幣14.6兆元)的紓困法案,擴大對受到疫情衝擊的中小企業貸款,另外也提供其中的一千億美金給各醫療院所和病毒檢疫站,彌補過去疫情失控期間的耗損。但這並未幫助到像威爾遜這類醫師,為了能繼續醫療服務志業,他們勢必得再次打開並潤飾履歷。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