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羊水過少 小心胎兒「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2020/05/08 11:22

陳文發醫師正為新生兒做髖關節超音波檢查。(記者蔡彰盛翻攝)

陳文發醫師正為新生兒做髖關節超音波檢查。(記者蔡彰盛翻攝)

〔記者蔡彰盛/新竹報導〕一名剛產下女嬰的初產婦還未出院回家,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發現寶寶有髖關節不穩定的情形,可能是「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寶寶出院後要定期回門診追蹤。產婦想起媽媽曾經告知,她小時候也被醫師診斷髖關節有問題,嬰兒時期就曾穿過2個月的吊帶。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陳文發說,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自母胎到出生、長大過程中,髖關節因各種因素導致關節不穩、半脫位甚至脫臼。以前所稱的先天性脫臼,即是指髖關節完全滑脫的一種狀態,屬於最嚴重的類型。早期命名為「先天性」也不完全正確。事實上,這是一種發育過程中,連續發生的慢性病態,如不給予導正治療,最終可能導致小孩長大後跛行,造成終身的遺憾。

此病發生率約千分之1.5,女生機率比男生高,如果孕婦有家族史,產檢時發現羊水過少、胎兒臀位產、胎兒是第一胎或多胞胎、新生兒斜頸、腳掌內翻等,都會造成發生的機率增加。

要如何診斷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呢?一般嬰兒出生後,新生兒會在嬰兒室接受常規檢查,包括執行巴羅檢查看新生兒髖關節是否有異樣或異聲,以判斷是否有髖關節不穩定或鬆脫,並進一步以歐特蘭尼檢查,測試是否可以徒手復位。如果都有這些情形,則需進一步轉介兒童骨科追蹤治療。外觀上,需要特別注意嬰兒是否有斜頸、腳掌內翻。在健兒門診中,有些父母會跟醫師提到嬰兒雙腳或臀部的皺褶不對稱,這個也是初篩需要注意的環節之一,但雙腳或臀部的皺褶不對稱不代表一定就是此症。根據研究,約有25%正常的嬰兒也會出現臀部的皺褶不對稱。

近幾年許多醫院或診所都有自費髖關節超音波檢查,可以更敏銳並準確地早期診斷此症,好處是無痛且沒有輻射線暴露、操作時間短,但比較適合年齡3個月內的嬰兒。當超音波檢查有問題時,依照病情分級,給予家屬衛教後,將安排後續門診超音波或X光追縱,或是轉介骨科治療。

在照顧上,包覆小孩下半身時,不應強制將雙腳伸展併攏並打直壓平,這樣不利髖關節的發育,因為在母胎時身體其實是處於捲曲的姿勢,雙腿也是曲屈的,傳統上用背帶背孩子比較不容易造成髖關節的問題。早期診斷出來的話可以用吊帶治療,如果晚期發現,則需要開刀治療,且預後也比較差,並可能終身跛行。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