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牙醫師罹胰臟癌 手術+化療復原快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謝姓牙科醫師出現黃疸、皮膚搔癢及體重減輕,發現罹患胰臟癌第2期,胰臟頭部長了3、4公分大的腫瘤,去年9月接受機械手臂切除手術及化療,至今未復發,體力恢復良好,也恢復看診,後來是太太會擔心才退休;醫師強調,胰臟癌雖有癌王之稱,只要能積極治療,並非不治之症,應勇於面對。
台中榮總一般外科醫師陳怡如指出,手術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治癒胰臟癌的方法,而胰臟位於腹腔深處,必須切除胰臟頭及其腫瘤、膽囊、部分總膽管、十二指腸,再重建消化道,謝姓牙醫接受達文西手臂手術切除病灶後,進行半年的輔助化療,復原良好。
陳怡如說,國內胰臟癌多發生在40至70歲,有癌王之稱,就是因為大多早期無症狀、缺乏篩檢工具、診斷不易、手術困難且併發症多、化療進展有限等因素,整體5年存活率低於5%,只有20%病人可接受手術,但存活率也僅5至25%。
胰臟癌大多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背痛等非專一性症狀,若罹患胰臟頭部的腫瘤,可能會黃疸、灰白色糞便、皮膚搔癢、體重減輕、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狀;若胰臟癌長在體部或尾部,可能都沒有任何症狀,直到腫瘤長很大,才會出現腹痛、胃口不佳、體重減輕等症狀,因此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陳怡如說,現在針對沒有症狀病人,有些血清檢查(俗稱腫瘤指數)可參考,有症狀可做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非侵襲性檢;若進一步懷疑時,再接受內視鏡逆行性膽管胰管攝影,做進一步檢查切片或放置膽道引流篩檢,也有良好的診斷性;一旦確診,只要沒有遠處轉移或廣泛的血管侵犯即可開刀。而現在手術器械技術與化療藥物也與日俱進,提供病患更多治療選擇。
陳怡如提醒,胰臟癌與家族史相關,也與糖尿病、肥胖症、吸菸、酗酒、愛吃紅肉、高糖、高熱量及常接觸工業用化學溶劑有較高風險,像這名牙醫師就有糖尿病。
陳怡如也說,中榮一般外科發展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8年,至今年2月已完成266例,包括胰臟、肝臟、膽道、胃癌切除及甲狀腺,其中以胰臟手術為發展重點,至今已完成126例;由於胰臟癌切除吻合手術均需要精密縫合,適合應用於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謝姓牙醫師也是一般外科完成的第250例患者。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