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賴鼎銘練拳34年達心神合一 認為全身輕柔有助健康防疫

2020/04/28 16:17

東方設計大學校長賴鼎銘練拳已有34年,強調修練心性與身體,如太極拳練久可達心神合一,精神飽滿自然不易生病,全身柔軟更健康很有幫助。(賴鼎銘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東方設計大學代理校長賴鼎銘打得一手好拳,其練拳已34年,修習太極拳、縱鶴拳、丹道內功、紫凝易筋經等,內外兼具,練身且練心,認為打拳有助全身9大關節鬆開,達「骨正筋柔,氣血自流」效果,練到心神合一境界,人自然精神飽滿不易生病,有助健康防疫。

今年64歲的賴鼎銘表示,當初練拳起源是30歲時得了惡性黑色素瘤的皮膚癌,研判除生活環境外,自認當學生讀書操勞導致身心平衡破壞,免疫力出問題,經開刀植皮後恢復,但有感身體不行,開始投入太極拳之路,至今未中斷,已練34年,除太極拳外,也兼練縱鶴拳等。

練拳即運動 免疫力自然而生

賴鼎銘說,練拳生活不能熬夜,每晚9點睡,隔日清晨5點起床,6點多練到7點多,而自認自己前20年的練拳生涯多是練「外形」,未抓到太極核心,後來太極練久,達到「意氣君來骨肉臣」境界,打拳的精神從外形變成打「意氣」,練到心神合一,自然感到精神飽滿,比較不易生病。

賴鼎銘認為,太極最主要是「鬆」及「沉」,可呼應中醫說法「骨正筋柔,氣血自流」,其實就是幫助全身9大關節一節節鬆開,讓氣血直達肢體末梢,使肌肉與筋絡都變得很有彈性,到此階段,免疫力自然會產生。

賴鼎銘也說,社會壓力一直競爭,許多人熬夜、加班,都已過勞,更視為「心神」跑到外面;而練拳還要講求「內功」,自己從丘處機的養生訣竅與靈鷲山禪修心法等入門,透過打坐慢慢體悟,並理解「丹道內功」的「性命雙修」,其中性就是練心、命是身體,需內外兼修。

而面對中國武漢肺炎帶來的健康影響,賴鼎銘認為,練拳就是運動,而且對老人家來說,也有助降低摔倒受傷情況,另古代老子所說「必也嬰兒乎」,強調全身輕柔,如這波疫情中對年輕小孩較無重大影響,因小孩子隨時都在放鬆,身心較達平衡,可見隨時放鬆,其實對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