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抽血就能檢測乳癌 長庚醫師:期待2年內上路

2019/05/13 00:15
抽血就能檢測乳癌 長庚醫師:期待2年內上路

基隆長庚醫院去年8月宣布,醫師江坤俊(右)與研究團隊發現人體中的蛋白質「WISP1」可做為「血液中新型乳癌腫瘤指標」,研究成果已拿到國內專利。(資料照)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首位,澳洲「奧莉薇亞紐頓強癌症研究中心」的新研究,可望透過檢測血液中與腫瘤有關的DNA,取代目前乳房X光攝影為主的掃描或侵入性檢查法;基隆長庚醫院早在去年8月就宣布,醫師江坤俊與研究團隊發現人體中的蛋白質「WISP1」可做為「血液中新型乳癌腫瘤指標」,研究成果已拿到國內專利。

江坤俊週日晚間受訪時表示,澳洲的研究與我國中研院所做的循環腫瘤細胞萃取系統,和他的研究專利,3者都是監控癌細胞有無復發的方法,都可用來篩檢癌症,但基隆長庚的研究更能大幅降低檢測費用。

基隆長庚醫院去年8月召開記者會,一般外科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江坤俊與研究團隊,發現人體中蛋白質「WISP1」可做為「血液中新型乳癌腫瘤指標」,臨床有助早期診斷乳癌、評估療效、偵測復發情形;江坤俊週日晚間表示,因臨床實驗的病人樣本數不足,供病人使用的新型檢測方法還要再等一等,希望明年或後年可以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他說,「WISP1」可透過抽血檢測,希望未來加速推廣臨床應用,「就像使用血糖機測量血糖一樣方便!」這項研究已有生技公司接洽,但因為乳癌患者的實驗樣本數不足,希望有更多的實驗樣本找出最精準的數據,供未來臨床使用時參考。

江坤俊舉例說明這3種檢測方法,一樣抽取20cc血液,澳洲所做的研究是在找尋血液中癌細胞的DNA,癌細胞的DNA與正常細胞的DNA不同;而中研院所做的研究,是了解血液中有無活的癌細胞在流動;至於他與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所做的研究,則是從抽血中找尋有無癌細胞的分泌物。

江坤俊去年8月在記者會指出,第一、二期乳癌治療的成功率可達9成以上,及早治療的效果愈好,但乳癌攝影因為檢查時很痛,很多婦女做過一次就不想再做第二次,篩檢率不高,現有的乳癌腫瘤指標,例如癌胚胎抗原(CEA)、CA153等,靈敏度、準確度也不夠精準。

他表示,3年多前找標靶治療做基因研究,意外發現「WISP1」蛋白質,不但會增進乳癌細胞生長和轉移,也會分泌到血液中,江坤俊團隊證實「WISP1」可做乳癌的指標,敏感度和特異性都優於現有乳癌指標,研究成果「以血液中WISP1的濃度作為乳癌篩檢及偵測復發的方法」已取得國內專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