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醫病》「共同行動模式」治療 助過動症小孩成長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女兒小學一年級時被同學集體霸凌,書包被丟到操場上,同學說她是班上細菌」陳女士2個小孩都被診斷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當時不敢給孩子吃藥,孩子狀況一直沒改善,也經常被同學欺負。
陳女士說,小孩因為過動症關係,和班上同學相處狀況很糟糕,經常被霸凌、課業狀況很差,甚至連聯絡簿都無法抄寫,為了改善孩子狀況而帶他們上各種課程,花了大錢卻無法改善。
嘉義長庚精神科醫師陳錦宏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研究顯示是一種腦生理功能發展延遲的問題,ADHD病患的大腦一半區域發展速度明顯較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花了10年追蹤ADHD兒童及正常兒童大腦發展影像學差異,發現ADHD兒童大腦皮質發展比正常兒童慢3年。
陳錦宏說,部分童年時期的ADHD會持續到青春期(60~80%),或到成年期(40%),因此ADHD是一件長期的困境。
而台灣ADHD盛行率為7.5%到9.0%(國外4%到12%),根據台灣健保資料研究顯示,台灣只有近2%的孩子尋求診斷,只有1%接受完整治療;因此ADHD在台灣整體而言處在低度診斷與治療不足的現況。
陳錦宏在2015年創立社團法人台灣心動家族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由專業人員與照顧者雙主體的一種共同合作來開創ADHD長期照護支持的社會模式。成員包括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特教博士、學校教授、特教老師、醫學人類學教授及數千個ADHD家庭等。
陳錦宏說,以醫療專業、家庭雙主體互相灌注能量支持與成長。陳錦宏教授將此經驗命名為「共同行動模式」(Shared Action Model),適用於精神心理健康這種須長期照護的議題,尤其是照顧者須扮演某種程度治療者的領域。
陳女士說,帶小孩就醫後不到1個月,小孩就有明顯的改善,情緒變得穩定,人際關係也開始改善,笑說:「小孩終於聽得懂人話了!」去年也進入喜歡的大學科系就讀。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