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呼吸的痛不再來!肋骨復位固定術幫助92歲阿嬤縮短痛楚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92歲的李阿嬤有骨質疏鬆症,日前半夜起床上廁所時不慎跌倒,她覺得胸口劇烈疼痛,坐在地上爬不起來,經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室就診,X光檢查發現阿嬤右側第7、8、9根肋骨骨折,出現氣血胸與連枷胸,阿嬤在加護病房插胸管引流、極度疼痛不適,胸腔外科醫師鍾政錦採用鈦合金固定板的新型骨材,透過微創胸腔內視鏡實施肋骨復位固定手術,阿嬤術後疼痛明顯降低,復健一週後順利出院。
鍾政錦說,肋骨骨折是胸腔常見傷害之一,占胸部損傷的40-60%,所有肋骨中以第4至第7對肋骨最容易發生骨折,患者必須花3個月左右時間,待其自行癒合,這段期間僅能透過休息靜養,止痛藥物給予,配合呼吸練習,以避免併發症發生。
鍾政錦說,肋骨骨折常見併發症包含氣胸、血胸,連枷胸,臟器損傷和其他骨折等,醫師若確定是肋骨骨折,會依患者嚴重度決定是否手術,胸腔外科醫師在術前會用電腦斷層重組肋骨,規劃手術方式,術中會順應人體肌肉走向採背後縱向切口或身前、身旁橫向切口,再透過胸腔微創內視鏡輔助,將骨折肋骨復位,專用骨板、骨釘置入固定。
鍾政錦說,雖然目前肋骨復位的骨材沒有健保給付,因此若非病患要求及情況嚴重者,大多醫師仍採保守治療,但相較過往的保守治療,肋骨復位固定手術能大幅降低患者疼痛指數、促進復健效果、縮短住院、復原天數,最重要的是降低死亡率,無疑提供肋骨骨折患者一項新選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