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雙腿水腫50年難消 竟是患髂靜脈壓迫
M-180611-04027-A-008~
M-180611-04027-A-012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74歲的劉阿嬤平時身體無恙,但50多年來雙腿腫脹一直困擾她,就醫檢查發現心臟、肝臟或腎臟皆無異狀,也沒有靜脈血栓等情形,服用利尿劑或抗凝血劑也沒效,甚至出現小腿脹痛及色素沉澱。後來經醫師診斷發現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經導管置入支架後,雙腿消腫,體重也自75公斤降為57公斤。
劉阿嬤後來至國泰醫院就醫,經心血管中心醫師張嘉修安排靜脈攝影和血管內超音波等檢查,發現竟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張嘉修指出,因為劉阿嬤較年長,體重偏重,髂動脈硬化,加上骨盆前傾,骨盆腔空間變小,髂靜脈受到前方髂動脈和後方骨盆壓迫,血液回流至心臟產生障礙,造成腿部腫脹。經接受氣球擴張和導管置入自膨式靜脈支架治療後,雙腿已消腫,恢復正常。
張嘉修表示,髂靜脈壓迫的原因有年齡、後天因素及先天性疾病造成,常好發於50歲以上年長女性、活動力旺盛的年輕男性、孕婦及膀胱疾病、腫瘤、先天異位腎臟等患者。髂靜脈壓迫的發生率約20%,輕度的靜脈受壓不會出現症狀;但若長期受到嚴重壓迫,會造成靜脈血液回流障礙和下肢靜脈壓力升高,有2%至5%的患者會出現症狀,輕則下肢水腫脹痛、色素沉著,重則皮膚潰瘍或併發靜脈血栓,甚至有時會造成男性精索靜脈曲張和不育。
「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治療,症狀較輕微的病人可抬高患肢,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或穿減壓彈性襪。對於症狀嚴重的病人,過去多採取手術治療成效大都不盡理想。近年來透過導管技術,可在病灶處行氣球擴張和置放自膨式靜脈支架,不僅傷口小、復原快,亦有顯著成效。
張嘉修提醒,「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常合併血栓形成,若無血栓則診斷不易,呼籲民眾若長時間雙腿不對稱腫脹,除了需要適時運動及補充水分預防血栓形成,更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釀成大禍。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