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晚上睡覺房間太亮 日研究:恐導致憂鬱症與心律不整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晚上睡覺時房間如果太亮,竟然可能導致憂鬱症?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睡眠時房間的明亮度與對身體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房間的亮度竟然會打亂身體規律,進而導致心律不整與憂鬱症,而這項少有的研究也被刊登在美國的醫學期刊上。
據《朝日新聞》報導,研究團隊獲得奈良縣明日香村、香芝市總共863名60歲以上的居民協助,在2010年到2014年間,研究團隊在研究對象的臥房中裝上感測器,藉以偵測睡眠期間房間亮度的變化,期間研究團隊會對研究對象提出健康相關的詢問調查,在2014年結束觀測後仍持續追蹤2年。
研究中房間的亮度以「勒克斯(lx)」為單位,研究團隊發現,在昏暗(平均亮度約0.4lx)房間中睡眠的710人中,有52人出現了憂鬱相關症狀;而在明亮(平均亮度約12.4lx)房間中睡覺的153人中,有21人出現了憂鬱症狀。研究團隊排除了年齡、性別與收入等影響,調整分析結果後,發現在明亮房間裡睡覺的人比起在昏暗房間中休息的人,出現憂鬱症症狀的機率高出了1.9倍。
研究團隊指出,距離30公分處的蠟燭的亮度就有10勒克斯,也就是說,寢室內的燈、讀書用的檯燈以及因為窗簾擋光能力不夠而射進來的室外光,全部都會影響到睡眠,進而造成憂鬱症症狀。而人體內都有自然的規律,若是晚上睡眠時被光照到,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研究團隊中的大林賢史表示:「在睡覺的時候,只要不會暗到會踢到東西而跌倒的亮度就可以了。」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