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傳血尿》不痛小心恐是癌! 醫曝4大高危險群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持續羈押禁見,柯文哲妻子陳佩琪近日開記者會指出,柯文哲持續有血尿症狀,且伴隨嘔吐、劇烈疼痛,恐是急性腎損傷。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這些症狀可能與泌尿道感染、結石或腫瘤等因素有關,需進一步檢查確定病因。高危險群包含女性、老年男性、吸菸及癌症患者,尤其無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症狀,建議多喝水並不憋尿、戒菸與戒酒、注意個人衛生、定期檢查來預防。
懿安泌尿科診所院長呂謹亨在臉書專頁「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 大亨醫師」發文表示,血尿的原因很多,這些症狀可能與泌尿道感染、結石或腫瘤等因素有關,需進一步檢查確定病因。
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現紅血球,可能由肉眼可見(肉眼血尿)或僅在顯微鏡下檢測到(顯微血尿)。這種情況可能是多種泌尿系統疾病的徵兆,需及時關注和診治。
常見病因 結石、泌尿道感染最主要
●泌尿道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是血尿的主要原因之一,約佔24%的病例。
●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等,占血尿病例的23.9%。
●腫瘤:包括攝護腺癌、膀胱癌、輸尿管癌、腎臟癌、泌尿道上皮細胞癌等。約佔10%的血尿病例。
●外傷:泌尿系統的損傷。
●血管病變:如腎梗塞或腎血管瘤。
●特發性腎出血:原因不明的腎出血,尤其是很多民眾常常在健檢時有尿潛血,很多時候只需要持續追蹤就好。
常見症狀與出血位置分類
●解尿前段出血:排尿開始時呈紅色,隨後轉為正常淡黃色,主要與尿道出血相關。
●解尿後段出血:排尿結束時出現紅色血尿,可能與膀胱頸部出血有關。
●解尿全程出血:整個排尿過程中均為血尿,可能涉及腎臟、輸尿管或膀胱出血。
4大危險群 吸菸小心癌上身
呂謹亨提到,血尿有4大高危險群,包含「女性」,由於尿道較短且接近肛門,泌尿道感染的風險較高,特別是在婚後、懷孕和更年期的婦女;「老年男性」,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增加,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和血尿;「吸菸者」,香菸中的致癌物質已知與膀胱癌、泌尿上皮癌和攝護腺癌相關,這些癌症可能出現血尿症狀;「癌症患者」如膀胱癌和攝護腺癌,無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預防保健 每天喝夠兩千毫升水
預防與保健上,除了戒菸戒酒、定期檢查,每日要攝取足夠水分(約2000毫升),有助於預防泌尿道感染和結石的形成;並注意個人衛生,女性應保持會陰部清潔,排尿或排便後由前向後擦拭;性行為後大量飲水、充分排尿,以減少感染風險。
多吃蔬果 減少攝取添加物
針對血尿,呂謹亨建議攝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例如綠色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A、C及B6,有助於預防泌尿系統的癌症;減少人工添加物攝取,避免食用含防腐劑、人工色素和化學物質的食物;預防泌尿道結石與感染,根據結石類型調整飲食,並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蔓越莓汁、橘子、草莓等,可酸化尿液,減少細菌生長。
照護方面,應該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減少對腎臟的負擔;適度飲水,每日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取,建議體重(公斤)乘以35毫升。維持尿量大於2000毫升;及時就醫,發現血尿時,應盡早至泌尿外科門診就醫追蹤。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