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不斷洗手、洗澡!可能是罹患強迫症!

2017/03/21 09:25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王慧懿。(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年近30歲的陳男從國中時期開始,就有不斷重複洗手及洗澡的執著習慣,每次洗澡至少都要花兩小時,頻繁洗手洗到手破皮,因為他認為到處都充滿細菌,連隨身物品都要用不斷酒精消毒,家人十分擔心及困擾,擔心他無法適應社會,帶他到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王慧懿診治為「強迫症」,經藥物及行為治療後,強迫症狀況獲得控制,也順利就業。

強迫症自我評估量表。(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王慧懿指出,治療強迫症以行為治療為主,如暴露療法、反應抑制療法為主,就是讓患者暴露在擔心、害怕的情境中,卻必須控制不做出強迫性行為,配合放鬆訓練,讓患者自己發現不做強迫性行為,也不會有不好的結果產生,漸漸就能不被強迫性的想法與行為牽制,藥物治療方面,給以抗焦慮及抗憂鬱藥物的治療至少持續服用一年以上,也可大幅改善強迫症狀。

「強迫症」被歸類於衝動控制性疾患的一種,成因不明,可能與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王慧懿醫師提到,研究發現,強迫症的發病可能與遺傳相關;而患者的神經及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都可能是強迫症致病因子。

根據1980年美國國家心理衛生中心的估計,所有人口中,一生罹患強迫症的機率有2%,全台灣約有40到60萬人的強迫症患者,強迫症沒有特定的好發族群,男女罹患率相當,發病年齡大部分在25歲以前,研究顯示成年的強迫症,有3分之1在兒童期發病。

怎樣的行為已達到「強迫症」的情況?王慧懿說,若有以下狀況,可診斷為「強迫症」:

1. 出現強迫思考、強迫行為或兩者兼具,所謂強迫思考,是指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或影像,或是企圖忽略或壓抑這樣的狀況,而試圖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動來抵銷;強迫行為則指重複的行為(例如:洗手、排序、檢查)或心智活動(例如:祈禱、計數、重複、默念)。

2.經常性耗費時間在強迫思考或行為上(每天花超過1個小時的時間),或社交、職業以及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

3.無法歸因於某物質(例如:濫用的藥物、醫藥),或另一身體病況所產生的生理效應。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