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栓症新療法 新竹馬偕成功挽救農夫左前臂
〔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新竹一名六十四歲葉姓男子以務農為生,卻在挽著十公斤重的苗桶插秧一整天後,左手前臂出現疼痛、蒼白、無力等症狀,馬偕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敘平經診斷,確診罹患「急性血栓症」,立即為葉男進行最新機械性血栓移除手術,將導管深入阻塞處,由前端螺旋刀絞碎血栓後抽吸出體外,重建左前臂血流,順利在一週後出院。
吳敘平指出,葉男的症狀研判是血液循環阻塞,經電腦斷層掃描,影像顯示左手上臂臂動脈至前橈動脈、尺動脈分岔處有明顯的血栓性阻塞,導致前臂血流受阻出現蒼白、無力感,由於葉男曾進行過冠狀動脈繞道與膽結石手術,本身血管品質稍差,最後評估以副作用少、成功率達九十五%的「機械性血栓移除術」進行治療,不過部分耗材如血栓移除導管健保並無給付,自費需數萬元。
手術方式以前端有螺旋刀的抽吸導管深入血栓,用每分鐘四萬轉的力道絞碎血栓,同時把血栓抽離至個體外。
吳敘平表示,過去也有其他形式的機械性血栓移除術,如用震波佐以抗凝劑或血栓溶解劑,震碎血栓再吸出,成功率雖有九成,血栓溶解劑卻是高風險藥物,容易造成血液流失較多,增加溶血風險。
吳敘平指出,「急性血栓症」有5P臨床徵象,包括「疼痛、蒼白、感覺異常、麻痺、脈搏消失」等,黃金治療期為六至十二小時,「幾乎所有的急性血栓症都會有突發性感覺異常或疼痛,疼痛開始時就是動脈開始阻塞」,阻塞缺血越久,組織越容易壞死。
吳敘平提醒,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好發危險因子與心血管疾病相同,積極控制三高、戒菸是預防之道,此外,新竹馬偕五月起購置最新機械性血栓移除手術相關設備,是竹苗地區唯一能執行此手術的醫療機構,期望能為民眾帶來更高品質的心臟內科醫療服務。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