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受孕還要「瘦孕」 體重、體能、體態三者兼顧

2016/05/02 20:29

醫師建議,妊娠期間體重增加以孕前體重20%為上限,但也不宜少於6公斤。(記者謝佳君攝)

〔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現代女性不只要受孕,還想「瘦孕」!

20多歲妙齡女子身高約160公分,孕前體重50公斤,懷孕為了控制體重在60公斤內,每天只吃1到2餐,每次產檢時都發現寶寶生長落後約3週,醫師雖不斷提醒應正常飲食,否則寶寶可能有生長問題,但女子仍不理會,最後整個孕期只胖6公斤,而寶寶出生僅2千3百多公克,明顯偏小。

近年不少女星懷孕,孕期曼妙體態和增加體重成為關注焦點,讓許多女性也追求「瘦孕」、「斤斤計較」。但婦產科醫師表示,過猶不及都不好,建議妊娠期間體重增加以孕前體重20%為上限,但也不宜少於6公斤。

藝人六月第一胎懷孕只胖5.6公斤,產後10天就瘦回48公斤,還分享秘訣是孕期和產後「戒鹽」,吃肉也用清湯涮過;現在懷了第二胎,6個半月體重只胖0.5公斤,也分享準則就是少油、鹽、糖,而且什麼都吃,但什麼都不多吃,也喝香檬水改善便祕、胃食道逆流。還有像是藝人昆凌,懷孕竟只胖了4公斤,不過是胎兒頂到胃,導致沒胃口,甚至一度急性鼻竇炎持續嘔吐。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陳保仁表示,現在普遍都知道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引起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胎兒過大生產困難及產後恢復不佳等。近期甚至國外有研究發現,母親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導致孩子容易蛀牙、青少年肥胖、成年肥胖及糖尿病等,甚至若生下的是女嬰,未來女兒懷孕時體重增加過多的風險也較高。

醫師分析,孕期胎兒、胎盤、羊水、增加的血量、乳房及脂肪等,至少約增加8至10公斤,因此多餘增加的就是不必要的脂肪;不過若增加少於6公斤,也可能影響胎兒,導致營養組成或微量元素不夠。

醫師表示,若體重增加過少,但孕婦活力好、不影響日常生活、寶寶也沒有成長趨緩,且醫師評估狀況許可,通常會予以尊重;但也得留意是否胃發炎、胃食道逆流、膽囊發炎或胰臟發炎,過去還曾碰過孕婦驟降6公斤,竟是腸胃淋巴癌。

除了體重,陳保仁表示,越來越多孕婦講求孕期體態與體能,其實只要沒有出血、體力許可,且是孕前就熟悉常做的運動,懷孕後仍可持續做。建議孕期不宜選擇太困難或訓練核心肌群的運動,可選擇伸展、緩解的運動,例如瑜珈、有氧與游泳;孕中期則可提升心肺運動,緩步增加強度;第三孕期則因孕肚越來越大,可能壓迫部分器官,因此也要隨時調整。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