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抽神經無法解決牙痛 保持活性更重要

2018/01/15 06:00

▲牙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判斷牙齒需接受何種治療;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林子欽)

文/林子欽

一位老婆婆來看牙,主訴牙齒酸,醫師檢查後說:「是蛀牙,補一補就好」,老婆婆豪邁地說:「不用補啦,直接把牙齒神經抽一抽,再套起來,不就永遠不會壞了?」

老婆婆的意思似乎是「牙齒被抽了神經(根管治療),就不會酸痛了,再做個牙套保護,就不會再牙痛了」;臨床上,還真有不少患者認為抽神經可以解決牙痛。

事實上,牙醫師一定會盡力幫病人挽救牙齒的活性,能補就補、能救就救,除非必要,才會抽神經(精確地說,是拿掉整個內部受損的牙髓組織,包含神經血管,保留牙齒外殼)。否則牙齒一旦因為臨床判斷不得不抽神經,這顆牙齒就等同於領了健保的重大傷病卡,逐步走向一條無法逆轉的不歸路,即使做了牙套保護,隨著年紀的增加,斷裂腐蝕的風險越來越高。

沒有神經血管的牙齒,就猶如一顆無根的樹木,一旦失去了水分養分的供應,牙齒就會快速地老化乾枯,每天在口腔中承受的咀嚼力量與冷熱酸鹼刺激,就猶如大自然加諸於樹木的狂風暴雨和日曬雨淋,久而久之,導致牙齒(樹幹)乾裂、受潮、腐蝕,容易受到病菌侵襲,最後甚至自行剝離斷裂。而且,失去了神經感覺的牙齒,因為不會痛,即使出了問題,又有牙套包住,往往更不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等到患者主訴牙套脫落或是牙肉長膿包,通常都已經回天乏術需拔牙了。

牙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判斷牙齒需接受何種治療,能夠救的牙齒一定救,不得不進行根管治療的牙齒,做了牙套之後,患者更需小心使用,避免太硬、太酸、太甜,以及溫差過大的食物,並且要加倍清潔與定期檢查,方能延長牙齒的壽命。

(作者為富群牙醫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