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說了什麽,醫師聽到什麽?如何讓診間出現有意義又清楚易懂的病醫對話》 天下文化
丹妮爾.歐芙( Danielle Ofri)
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級臨床教師,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在紐約市貝爾維醫院(Bellevue Hospital)行醫已二十多年。筆耕不輟,著有《獨一無二的親密》(Singular Intimacies)、《偶然發現》(Incidental Findings)、《轉譯中的醫學》(Medicine in Translation)、《醫師的內心世界》、《病人説了什麽,醫師聽到什麽?》等書籍。
歐芙莉醫師也為報章期刊撰寫專欄,例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紐約時報》的「康健」(Well)部落格及科學版,作品入選《美國年度最佳散文選》與《美國年度最佳科學文選》,且因「對醫學交流的傑出貢獻」而獲頒美國醫學作家協會McGovern獎。她並擔任《貝爾維文學評論期刊》的總編輯。
文/丹妮爾.歐芙莉(Danielle Ofri) 翻譯/李穎琦
儘管現代醫學有各式精密的診斷工具,醫師與病人間的對話仍是主要的診斷工具。就連皮膚科這類以視覺診斷為基礎的科別、外科這類以醫療處置為主的科別,病人描述病情,並由醫師詢問,仍是正確診斷的關鍵。
現今科技如此先進,從某些方面而言,病醫之間的一問一答,似乎不合時宜。科幻電影預言,透過手持式機器檢查病人身體,就能得出診斷;確實許多診斷是仰賴磁振造影、正子斷層造影、或是高階的電腦斷層等技術,不過,病人與醫師之間簡單的交談,仍貴為醫療診斷的基石。病人告訴醫師的事情構成了第一手資料,主導了診斷、臨床決策與治療計畫。
(作者為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級臨床教師、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博士,本文摘錄自《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天下文化出版)
相關文章列表
-
病人看診要講明白 助正確診斷
儘管現代醫學有各式精密的診斷工具,醫師與病人間的對話仍是主要的診斷工具。就連皮膚科這類以視覺診斷為基礎的科別、外科這類以醫療處置為主的科別,病人描述病情,並由醫師詢問,仍是正確診斷的關鍵。 -
武漢肺炎》武漢醫院亂成一團 病逝者家屬毆打2醫生
中國全境淪陷,湖北省封城使民眾人心惶惶,因醫療資源不足、患者眾多,醫院內更是劍拔弩張。29日下午驚傳武漢市第四醫院內2位醫生遭1名武漢肺炎患者的家屬毆打,防護服被撕扯,其中1人須打石膏治療,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據中國媒體綜合報導,打人者疑因家人罹患武漢肺炎去世,對醫生心生不滿,而毆打2位醫生,並撕扯他們的防護衣,頸上滿是抓痕。其中1名被毆的醫生表示,他正準備打石膏治療,他不確定須花多久時間才能重返工作崗位。但他強調「不希望在此時受到太多關注,影響醫患關係」。 -
自由共和國》衣冠城/網路時代的醫病關係
衣冠城/退休大學教師今年以來至五月初,台灣也受到國際麻疹傳染疫情的影響,已經出現九十個麻疹感染病例。而這次麻疹疫情的擴大與過去許多傳染性疾病不同,主要疫區不是衛生條件落後的開發中國家,而是歐美為主的醫療先進地區。其中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統計,從今年初至五月十日止,全美已經發現八三九個病例,而去年全年只有三七二個,今年的疫情是過去二十五年來最嚴重的一次。而歐洲今年一至二月共傳出三.四萬名感染案例,造成十三名患者死亡。 -
花蓮醫界︰強化醫病關係 讓大家更信醫師
花蓮相繼有兒童病患緊急快車北送求醫,花蓮醫界對此傳出部分無奈、也憂心打擊士氣。慈濟醫院是東部唯一醫學中心,院方表示,替男嬰看病的小兒部副主任兼兒童急重症科主任張宇勳,是知名的新生兒專科醫師,十多年經驗且看診用心;醫護則指出,其實包括上月廿七日及昨天這二件案例,該院都有能力處理,但若家長不信任並堅持出院要北送,院方只能尊重。醫院表示,過去也有西部縣市家長轉到花蓮慈濟,理由是花蓮人少、醫護品質較好。